艺术品鉴

风范

独家_策划

  • 阿维格多·阿利卡单色绘画分析

    陈子婧;

    <正>阿维格多·阿利卡,以色列艺术家,出生于罗马尼亚,是具象表现绘画的重要代表画家之一。阿利卡的绘画传入中国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不仅因为他深受中国“气韵”思想的影响,也与他区别于古典制图的“过程”性绘画息息相关。笔者在阅读阿利卡相关文献时发现在他长达六十多年的绘画生涯中始终都贯穿单色绘画,他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素描、水墨、版画,他尝试用各种绘画工具和媒介来创作单色绘画。与此同时,单色绘画的创作也为他后期转向具象表现绘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举例、罗列、对比阿利卡各个时期的单色绘画来探究其特殊性及其意义,希望能给后人的创作以启示和启发。

    2024年03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7K]
  • 元代张中《桃花幽鸟图》研究

    江珊;

    <正>张中是元代墨画墨禽的重要代表画家之一,其花鸟画更加偏向文人意味的“写”,对当时花鸟画向水墨写意的转型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张中的作品《桃花幽鸟图》为代表,从画面内容、表现技法、书法题跋、人物考释等方面对《桃花幽鸟图》进行解读和研究,分析张中墨画墨禽花鸟画的风格特点,探究《桃花幽鸟图》中十九人留下的题画诗,以此线索分析画家交友情况、题跋人物考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此幅作品的学习,研究《桃花幽鸟图》背后的审美趣味以及对当代花鸟画发展的积极意义,审视关于艺术实践和传统回归对当下花鸟画发展与创新的影响。

    2024年03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8K]
  • 王渊花鸟画的线描物性特征——以《鹰逐画眉图》为例

    徐大为;

    <正>元代花鸟画的发展趋势是趋向于文人趣味的。到了两宋,原本精致的院体花鸟画逐渐衰落,而以物抒情,画风清雅的水墨花鸟则逐渐崛起,这使花鸟画的境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王渊在这一时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院画上,他追求了黄筌的神韵,能表现出一种富贵浓艳的工笔重彩;在笔墨上,他的笔墨“淡而不艳”,“勾勒”和“没骨”两种技法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被认为是元代“墨花墨禽”的代表。

    2024年03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1K]

聚焦_甄选

  • 中国古代瓷器纹饰中莲纹的发展与演变

    仵濛菲;

    <正>自古至今,莲花不论造型还是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都深受中国人喜爱。作为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莲纹在中国古代瓷器上的运用也贯穿瓷器整体的发展,千年的发展与锤炼,莲纹向后世展现了与时代并进的历史与文明、艺术与审美。分析不同历史阶段莲纹的发展脉络,总结出各时期不同的思想文化碰撞下的莲纹寓意内涵的发展和造型艺术特征的变化。

    2024年03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0K]
  • 考古勘探对于地下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秦中刚;

    <正>随着社会变革以及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地下文物保护工作备受关注。地下文物拥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这些文物的有效保存能够推动我国遗产保护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可持续进行。文物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一种重要象征,更是一种历史精神文化的体现,也是现代人群对古代历史进行探索的重要依据。基于此,本文以考古勘探工作为基础,在探索地下文物的同时,提出对地下文物保护的相关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为我国文物保护以及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2024年03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人物_发现

  • 结构美学视域下对巴赫复调作品的分析——以BWV875为例

    古丽西热·艾斯哈尔;

    <正>巴赫是巴洛克时期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大师。一生创作的作品无数,其中复调音乐是他的最高成就。本文以BWV875为例,结合结构主义中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整体性,通过结构的思维方式,从曲式分析和演奏分析、主题的奏法、力度层次安排、速度的参考进行梳理。

    2024年03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3K]
  • 格什温-经典交响乐《蓝色狂想曲》作品的研究

    张牧春;

    <正>格什温是美国最为著名的音乐艺术家,他将爵士乐与古典音乐相融合,形成了全新的音乐艺术风格,切实推动了美国民族乐的现代化发展。他的《蓝色狂想曲》是爵士乐与严肃音乐融合的成功典范,包含着许多即兴段落,为演奏者带来了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并且充分体现了爵士乐的特点。本文结合《蓝色狂想曲》的创作背景及爵士风格,从曲式、和声、节奏等方面分析其艺术特征,从即兴性、装饰音、情感抒发等方面分析其艺术手法。

    2024年03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大家_视点

  • 新媒体对广告传播模式的影响

    吴云;

    <正>以网络媒体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推动了我国传统大众传播媒体行业的改革。新旧媒体不断摩擦和融合的过程中,不仅让信息传播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较大改变,而且将多方面的元素融为一体,加上科技的交融能给受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人的自由意志,这一发展为广告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新媒体及其媒介特性的基础上,从广告主体、广告媒介、广告信息、广告受众四个层面剖析新媒体环境对广告传播的影响,旨在更好地认识新媒体,并为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传播方式及营销提供战略思维。

    2024年03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 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交互叙事探究

    孙静林;孙海旻;

    <正>随着科技进步和媒介技术的持续革新,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在这一趋势下,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种充满活力的新兴艺术形态,正以其独有的吸引力和巨大潜力,慢慢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交互叙事,作为数字媒体艺术的关键组成部分,为艺术创作和观众的互动体验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文就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数字媒体艺术交互叙事进行探究,首先阐述数字媒体艺术中的交互叙事理论以及交互叙事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重要性,进而探讨交互叙事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应用,并提出提高数字媒体艺术交互叙事质量的建议,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效思路。

    2024年03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 传播媒介演变下的数字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分析

    吴迪;

    <正>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传播媒介的演变对其有着直接影响,它推动了数字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的转变。从传播媒介角度出发,数字媒体艺术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并且它在传播媒介的作用下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数字媒体艺术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为此,本文将对传播媒介演变下的数字媒体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024年03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 基于玻璃材料的图像处理手段研究

    殷楚君;

    <正>玻璃材料在艺术和文化领域的应用范围很广,基于它本身的独特性和公共性,使得它并不仅仅局限在装饰属性之中,逐渐成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本文围绕图像处理手段研究,以“玻璃材料”为出发点,起始调研其认知基础,了解马赛克玻璃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物理层面及概念层面的含义,深入研究艺术作品和新媒介语言中的马赛克处理形式,分析总结出了一些有趣的“打码”方式,再而推测其给予设计在主题和技术两个层面上的新的可能性,深刻地体会到了它的价值。这是人类智慧的体现也是马赛克特别的符号象征。

    2024年03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3K]

博览_传承

  • “辽河口民谣” 一缕清新温婉的东北风

    隋永明;

    <正>辽河口民谣是在挖掘和整理辽河流域地方民间音乐素材的基础上,顺应时代而形成的流行音乐风格,而“暖”是其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之一。音乐中的暖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指音乐的色彩;其二是指音乐的情感。在保留了传统民族音乐和本地民歌的旋律基础上,把曲调的“三音组”行进与旋律的跳进结合起来,使之更加富有流畅性,同时又增加了曲调的灵动感和戏剧性,即上口又新颖。在继承传统民歌“起、承、转、合”四句头的曲式基础上增加了副歌,即主歌段的叙事与副歌的咏叹,形成了很好的对比性,使得音乐的情感有了极大的升华!加之在编曲、配器中应用了富有现代感的织体与和声,从而使辽河口民谣极具特征,在民族音乐百花园中占有一席之地,被人们所喜爱!

    2024年03期 53-5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1K]
  • 岭南古琴艺术传承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谢梦媞;

    <正>本文深入探讨了岭南古琴艺术的历史背景、传承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着重分析了岭南古琴的独特风格、技艺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研究强调了现代科技和媒介在传承和推广岭南古琴艺术中的作用,揭示了政策支持和文化保护策略在促进其发展中的重要性。本文指出,通过跨文化交流和艺术创新,岭南古琴艺术不仅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其独特魅力,也能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24年03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9K]
  • 海南昌江黎苗非遗传承的活态发展研究

    陈潇逸;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是非遗传承人及相关从业者不断探索的课题,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以下或简称“海南昌江”)是中国黎苗文化的归原地,也是2020年海南“三月三”传统节日的主会场。直至今日,昌江黎族自治县还延续着原生态的黎苗文化,有独特的节庆、服饰、房屋、歌舞和婚嫁习俗。可以说,该地域非遗文化的生命力始终旺盛,且伴随本土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繁衍生息。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发展进程,非遗文化逐渐淡出人民的日常生活,非遗文化传承面临新产品开发成本高、设计创新不足、消费受众范围狭窄、宣传营销困难、难以实现经济效益等问题。本文认为,

    2024年03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5K]
  • 人影交互技术在剪纸文化中的应用与传承

    蔡肇轩;柴宇;薛康鑫;

    <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影交互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将人影交互技术与我国传统剪纸文化相结合,不仅可以为剪纸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还能拓宽人影交互技术的应用领域。本文主要探讨了人影交互技术在剪纸文化中的应用及其对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2024年03期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 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传承与融合分析

    郭王楚扬;

    <正>流行音乐现在在普罗大众中受到巨大的追捧,究其原因是它节奏朗朗上口,内容通俗易懂,贴近人们的内心。而伴随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民族音乐元素的内容逐渐进入到流行音乐中,因为民族音乐元素的表现形式比较活泼,更易于接近人们的情感。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合,仅仅只是把民族音乐的技术和形式改变,但是民族音乐元素内在的核心美学品质依然是中国中华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这样的融合代表了民族精神在人们心中生存和扩张的过程,流行音乐的发展过程必定要与民族音乐音元素进行融合,从而创造昂扬向上的积极氛围,让文化的性质、艺术以及娱乐这三者相互融合起来。本文旨在对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现状进行描述、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传承与融合及其影响进行阐述。

    2024年03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9K]
  • 数字化时代下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藏品设计与研究

    李晓慧;刘施;

    <正>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数字藏品文创逐渐成为一种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并且,这也是一种现代科学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结合所形成的一种传承与保护方式。这篇文章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藏品文创设计的思想应当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探索其展现的形式,并且,将文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充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字化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具有时代魅力。

    2024年03期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3K]

博览_艺苑

  • 基于惠州本土文化的IP形象设计与推广研究

    邹宇婷;

    <正>随着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的繁荣以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同的受众群体对城市的关注点产生了变化,因此传播方式和内容也需要有所区别,以实现更为有效和顺畅的传播,在这个环境下,城市IP形象传播成为城市发展的源头之水。城市IP形象,作为一张向外展示城市风采、传递城市文化的名片,能够充分展示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本文深度解析了文化符号与城市IP形象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从惠州市文化符号中挖掘出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在此基础上,为惠州市设计出了一款充满个性和亲切感的城市IP形象——“小鹅郎”。同时,本文还详细阐述了设计理念,并提出了品牌形象的推广路径。

    2024年03期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8K]
  • 面料印花设计在服装中的运用

    梁圆;

    <正>本文研究了面料印花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对服装销售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文章内容首先介绍了面料印花设计的定义和分类,分析了其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面料印花带来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达。然后研究了面料印花对服装销售的关键因素,包括消费者对面料印花的偏好、面料印花与服装款式的匹配性等,并通过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了面料印花对服装销售的实际影响和潜力。最后提出了优化面料印花运用的策略,包括创新思路、协调性、选材和工艺等方面的优化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验验证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利用面料印花,提高服装设计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024年03期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4K]
  • 视觉文化转向下的当代艺术——以电影和设计为例

    刘若涵;

    <正>随着消费文化浪潮的侵袭、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当代文化由以文字媒介所主导的文字主因型渐而转向了以影像、形象等感性形式为主导的图像主因型社会。“现代生活就发生在荧幕上”。人们感知世界、理解世界的方式不再是通过理性的话语模式,图像压倒文字已成为时代的症候。同时,在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和生活的日常审美化的双重逻辑下,艺术也呈现出了转向的趋势,它主动打破了自身精英主义的身份,消解了神性,成为了日常生活本身,构筑着前所未有的全民化狂欢景观。本文以与我们日常生活最接近的电影和平面设计为视点,试图洞悉在泛视觉化的当下,艺术发展所呈现的全新图景。

    2024年03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非常_观察

  • 建筑设计中肌理构成效果分析

    韦玲;

    <正>肌理作为应用层面最常见的表达形式,是立体构成中常见的表达方式,是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丰富灵活的特点,肌理在建筑设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对不同材料、线条、色彩等元素进行有机组合,从而呈现出独特的美学效果,从建筑的外观到内部装饰,都可以看到肌理的影子。本文将通过对建筑设计中肌理构成效果分析,为设计师提供更多参考借鉴。

    2024年03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 场景介入:江苏农村公共阅读空间在地性设计思考

    金晶;

    <正>在积极发展乡村文化的大背景下,农村公共阅读空间的设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在提高农村居民综合素质和推动城乡文化融合发展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分析江苏农村公共阅读空间设计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现状,从场景介入的角度出发,对江苏农村公共阅读空间在地性设计进行相关思考,提出在阅读空间设计中建构文化、生活、社交、环境等多重场景,从而实现江苏农村公共阅读空间的在地性设计。

    2024年03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6K]
  • 基于文脉保护视角下的延边州朝鲜族传统村落景观设计研究

    褚文博;

    <正>随着城镇现代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对传统村落文脉保护愈发受到关注,本文以延边州朝鲜族传统村落作为研究案例,从传统村落文脉的显性元素和隐形元素展开分析,对文脉的历时性和共时性有机结合进行总结,最后将四方面增强整体联动,剖析传统村落文脉的内涵,总结出延边州朝鲜族四个设计策略,即:融合之道、传承之序、历史之境、多源交融,以为延边州朝鲜族传统村落文脉设计提供参考。

    2024年03期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 清中期浙江古建筑“雕画”装饰研究

    顾莉莉;

    <正>清中期浙江地区建造了较多闻名遐迩的历史古建筑,其建筑雕画图案多以木刻、石刻、砖刻这三种材质对建筑空间施以装饰,题材丰富、寓意美好,是我国重要的建筑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及艺术审美价值。因此,本文以清中期浙江古建筑中的雕画装饰为研究对象,对其内容、分布、功能、艺术塑造手法、审美观念、文化含义等方面做描述性分析,以供学鉴。

    2024年03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专题_聚焦

  • 现代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探索与实践

    王玉娟;

    <正>现代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一个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过程,但同时也充满了无限的机遇。本文旨在探讨这一融合过程中所进行的探索以及实践,并分析如何克服挑战、抓住机遇,推动现代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本文首先论述了现代舞的艺术审美及社会地位,然后分析了现代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方式,最后对现代舞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前景以及对中国舞蹈艺术的贡献进行了展望和论述。

    2024年03期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5K]
  • 东北地域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杨爽;

    <正>东北地域民族民间舞蹈包含的样式有许多,如秧歌、旱船、打花棍、高跷等,由于多样的舞蹈形式会在一起配合演出,所以被统称为秧歌。在社会发展新时期,我国若加强东北地域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既可以让地域的传统舞蹈彰显文化魅力,还能通过促使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相结合,让传统舞蹈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对东北地域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详细论述。我国可以根据东北秧歌是北方地区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基于新时代背景,探索东北地域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强化东北地域民族民间舞蹈价值。

    2024年03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品鉴_物志

  • 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分析——以眉县博物馆为例

    韩红;

    <正>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是有着众多耀眼的传世文物,这些文物是属于全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因此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保护工作。位于陕西宝鸡的眉县博物馆有着2300余件文物,涉及青铜器、陶器、玉器等,肩负着艰巨的文物保护任务。以下就以眉县博物馆的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为例,首先对眉县博物馆的基本概况及文物保护需克服的问题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眉县博物馆分别从引入环境监测及调控系统、健全管理机制、明确工作权责等方面,构建了一套全面的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体系,旨在最大程度提升文物保护工作质量,守护历代先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2024年03期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1K]
  • 情感化体验下的博物馆沉浸式交互设计研究

    金磊;胡娇娇;

    <正>本文深入探讨了情感化体验与沉浸式交互设计在博物馆环境中的融合及其对观众体验的影响,着重分析了情感化体验的理论基础和沉浸式设计的实践应用。研究强调了情感化体验在触发观众情感反应和增强记忆形成方面的作用,以及沉浸式设计在提升观众沉浸感和参与度方面的重要性。本文揭示了将这两种方法相结合可以显著提高博物馆展览的吸引力和教育价值。文章指出,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这两种设计方法在不同博物馆环境中的具体应用,以实现更加丰富和深刻的观众体验。

    2024年03期 117-11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5K]
  • 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旅游多模态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彭姿;

    <正>博物馆是承载着国家的历史以及文化,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建设的博物馆也各具特色。旅游则是当下人们最爱的出行方式之一,可体现不同地区城市的美食,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获得更多体验感受,而在此情况下发展博物馆旅游,可进一步帮助人们了解当地的相关情况。同时,城市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条件下也愈发注重精神需求,所以文旅融合背景下应加强关注博物馆旅游模式,明确博物馆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利共生关系,全面分析现阶段博物馆旅游存在的困境问题,积极更新观念,结合当地发展需求等条件,制定更为完善有效的发展策略,推动博物馆旅游多模态发展,为游客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让人们更加注重于文化旅行的意义。本文基于文旅融合背景,就博物馆旅游多模态发展作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2024年03期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品鉴_丹青

  • 渐江山水画的图式特征

    陈天野;

    <正>渐江的作品风格突出,笔墨简逸,善用折带皴和干笔渴墨,清空绝俗,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蕴,是其作为艺术家自觉地解放自我、尊重自我的体现,冲破了当时山水画坛摹古的程式化枷锁。他奠定了新安画派的基础,居该画派之首,对新安画派之后的众多画家乃至近代画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4年03期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 摄影的机械复制对绘画艺术的影响研究

    骆薇;

    <正>机械复制时代背景下,摄影审美经验与光韵再现的区别十分显著,和传统绘画技艺相比对艺术品造成的表现略有不同。现实主义视角下,展现艺术品的现实气息,赋予其相应的时代美感与艺术地位成为新时代追求。从摄影艺术技术特点来看,虽然其一直在追赶绘画艺术脚步,但一味地模仿并没有复刻绘画技法的灵魂,但的确对绘画艺术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值得推敲。本文以摄影的机械复刻对绘画艺术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以绘画作品功能切入,分析摄影作品和绘画作品关系,探讨摄影机械复刻带给绘画艺术的影响。

    2024年03期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 现代农业背景下传统蔬果题材绘画创作的现状与发展——以杨凌示范区蔬菜瓜果产业为例

    兰伟豪;

    <正>蔬菜瓜果是农业上栽培的植物种类,是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业作物。而中国画自唐代以来就出现了以蔬果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传统蔬果题材绘画作为中国花鸟画的重要支科之一,其产生与流变离不开农业的发展与进步。在中国画的艺术理念中,绘画创作受到客观物象和主观感受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即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同时,中国花鸟画崇尚“写生”,意味着客体形象极大程度上影响艺术创作的形式与内容。随着现代农业的繁荣与科学技术的进步,蔬菜瓜果等农作物的品种类别、培育方式和生长环境有了新的变化与发展,这也为当代蔬果题材绘画创造了新的观察方式和审美空间,赋予了新的艺术价值和时代特征。

    2024年03期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2K]
  • 高温颜色釉在陶瓷绘画创作中的窑变效果研究

    郎小婷;

    <正>高温颜色釉不仅仅是一种色彩技法,更是一种独特的创作语言,通过高温颜色釉的运用,艺术家可以在陶瓷作品上展现出更加饱满、立体的色彩,实现视觉效果上的深度和层次感。本文通过研究高温颜色釉在陶瓷绘画中的具体技法,探讨其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价值和影响。通过对这一关键因素的剖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高温颜色釉在陶瓷绘画中的地位,以及其对传统陶瓷艺术的革新和推动作用。在这个独特而复杂的艺术领域里,高温颜色釉与陶瓷绘画的完美结合为艺术创作者打开了通向创新与传承的大门。

    2024年03期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3K]

品鉴_媒介

  • 中国传统艺术造型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刘浩;

    <正>动画设计是一项复杂的艺术创作工作,设法将中国传统艺术造型元素融入其中,可以多角度改善动画角色设计水平、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从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的角度出发,刺激动画市场提升活力显得必要,这又为动画角色设计提供了更多思路和空间,设法应用、融入中国传统艺术造型元素,可以从文化丰富性、同源性等角度激活动画的文化和商业价值。目前来看,中国传统艺术造型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运用优势突出,但也存在诸多困境,难以最大限度发挥其积极作用,从增加总体运用规模、丰富运用形式、强调文化内涵呈现、关注运用的深入性、挖掘商业价值等角度探讨有关困境的应对方法,具有一定的积极价值,有助于发挥中国传统艺术造型元素优势,提升动画角色设计水平,为动画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2024年03期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8K]
  • 广西传统戏曲动漫化传播研究

    邓丽英;

    <正>广西传统戏曲种类丰富,其中很多剧种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广西传统戏曲在发展和传播过程中经历了蓬勃期、挫折期、振兴期三个阶段。在新时代,随着大众审美需求的提高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广西传统戏曲要想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创新传播形式。本文主要阐述了广西传统戏曲动漫化传播的时代困境、现实价值以及具体路径等内容,希望对研究广西传统戏曲动漫化传播提供借鉴。

    2024年03期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0K]

品鉴_音韵

  • 钢琴表演艺术中演奏者审美素养的提升思考

    刘佳音;

    <正>钢琴表演艺术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音乐表达,而是一种涵盖了深厚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在这一表演过程中,表演者不仅要娴熟地运用钢琴演奏技巧,更需要将这些技巧与个人的音乐审美完美融合,实现对音乐作品的二次创作。因此,表演者的音乐审美素养在此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优秀的钢琴表演者,其音乐审美能力不仅是其日常音乐生活的体现,更是其在舞台上能否成功演绎作品的关键因素。这种审美能力决定了表演者能否深入理解作品内涵,能否将作曲家的意图完美地传达给听众,以及能否在表演中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和意义。本文将详细分析如何进一步对钢琴演奏者的审美素养进行提升,以期为推进钢琴领域的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2024年03期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 音乐感知力在钢琴演奏中的价值分析

    宋梓嘉;

    <正>音乐感知力是一种对音乐进行感知体会的技能,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有利于提高钢琴演奏者的专业演奏能力。作为一名优秀的钢琴演奏者,音乐感知力是必备的素养,如果缺乏音乐感知力,将会影响钢琴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情感传递会存在偏差。基于此,钢琴演奏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感知力,正确认识音乐感知力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从多方面入手进行感知力的提升。本文以音乐感知力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在钢琴演奏中应该如何提高音乐感知力。以期为推进我国音乐领域的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2024年03期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 艺术歌曲《声声慢》的音乐特征与演唱分析

    李仲奎;

    <正>在艺术歌曲备受关注的新时期,艺术歌曲发展已不再局限于理论研究,在理解艺术歌曲音乐特征的基础上开展演唱实践逐渐成为一种新模式。因此,以艺术歌曲《声声慢》为例,简单介绍了《声声慢》的创作背景;从音乐视角着手,分析了艺术歌曲《声声慢》的特征;进而在演唱实践环境中,对艺术歌曲《声声慢》的演唱技巧与训练方法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希望为艺术歌曲《声声慢》的演唱实践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2024年03期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9K]
  • 小提琴演奏的情感艺术与处理技巧

    王雪琪;

    <正>小提琴是历史悠久的弦乐器之一,它的声音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小提琴演奏出的声音是为了传递音乐作品情感、打动听众内心,以音乐作为桥梁实现情感的传递,引发听众共鸣,使听众有身临其境般的感觉。一般来讲,小提琴演奏的情感表达与情感艺术处理难度比较大,对演奏者的小提琴演奏基本功和演奏技巧有着较高的要求。

    2024年03期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 钢琴表演实践的情感构建和艺术渲染

    朱红艳;

    <正>钢琴演奏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艺术感染力,是传递作品情感的重要途径。钢琴表演艺术融合“技”与“艺”,“技”指演奏者的演奏能力和演奏技巧,“艺”指通过钢琴演奏营造审美意象,为观众提供良好的钢琴表演,引发观众情感共鸣、传递作品主题情感、彰显钢琴艺术价值、愉悦欣赏者身心。因此,在钢琴表演实践中强化情感构建和艺术渲染意义重大,是提升钢琴表演效果、展现钢琴艺术魅力的关键,是推动艺术实现升华的重要因素。

    2024年03期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6K]
  • 现代小号演奏的技术演变与创新

    刘楠;

    <正>小号历史悠久,是十分古老的乐器,早期多被权利单位使用。经过发展,小号演奏方式逐渐丰富,演奏技术不断演变,展现了不同特点。同时,随着制作形式的变化,小号类型增多,演奏风格转变。巴洛克时期,小号成为正规乐器,成为演出工具,应用于交响乐的演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小号演奏实现了继承与创新,始终是交响乐演奏的主要乐器。在不同历史时期,小号的音色、演奏特点、演奏技巧均有不同,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小号被引进国内,

    2024年03期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6K]
  • 爵士鼓在摇滚乐领域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张成;

    <正>爵士鼓本身即为当代流行音乐领域常用的伴奏乐器,并且随着音乐的可持续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现阶段已在多个音乐风格中形成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属于一类上手相对困难的乐器。电声乐队的演奏灵魂即是爵士鼓,摇滚乐要想成功完成演奏则必然需要爵士鼓的有效配合。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摇滚乐在我国发展极为迅猛,并且已成为公众喜闻乐见的音乐表演形式。摇滚乐之所以发展如此成功,归根结底是因为其叛逆、煽动且激情的音乐风格,为相关群体提供一个良好的宣泄情感、抒发情绪且表达音乐理想的途径,因此,深受公众欢迎也在意料之中。爵士鼓作为摇滚乐必不可少的乐器,其在摇滚乐领域的发展与应用日渐受到重视。

    2024年03期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7K]

社区_争鸣

  • 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研究

    周敬然;

    <正>声乐表演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不仅需要演唱者具备良好的演唱技巧,同时也需要在表演中准确地表达并传达丰富的情感内涵。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是声乐表演中两大关键且相辅相成的要素。可以说,科学合理的演唱技巧和深刻细腻的情感表达是声乐表演的两大核心要素。然而长期以来,声乐教学与表演领域较多关注于演唱技巧的训练,而较少考量对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表演存在“技巧到位而情感不足”的情况。因此,探讨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有效改进现状、培养复合型声乐表演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声乐表演中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的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声音和表演来传达情感,并提高演唱者的技巧水平。

    2024年03期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4K]
  • 声音可视化的历史探寻——音流学(Cymatics)的前世今生

    万小东;

    <正>振动是物质存在的重要属性之一。自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声学中的各类现象都有所了解。本文以音流学(Cymatics)的起源为切入点,阐释了它的概念、原理及历史发展脉络,对相关的实验进行了实践。最后对其在物理学、海洋学、生物学和音乐艺术等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2024年03期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1K]
  • 艺术实践在高校声乐表演中的重要性

    肖金勇;

    <正>高校声乐表演中,艺术实践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实际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表演技巧、音乐素养、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促使学生在毕业后拥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本文主要围绕艺术实践在高校声乐表演中的重要性、艺术实践在高校声乐表演中的应用原则、艺术实践在高校声乐表演中的应用方式三部分组成,进行详细探讨。

    2024年03期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 弦乐四重奏发展及演奏方法研究

    何姗姗;

    <正>弦乐四重奏作为一种高雅的室内乐形式,其历史和演奏方法各自经历了丰富的发展过程。起源于18世纪初的欧洲,弦乐四重奏很快在古典时期达到了艺术上的成熟,随后在浪漫主义时期继续演变,并在现代与当代音乐中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本文探讨了弦乐四重奏的历史发展轨迹,并深入分析了演奏方法的多个方面:基本组成与配合原则、音色与音质的处理、节奏与速度的把握,以及表情与情感的传达。

    2024年03期 184-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4K]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歌唱发音质量客观评价研究综述

    李久晨;

    <正>本文综合评述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歌唱发音质量客观评价研究。首先对人工智能技术和歌唱发音质量进行了概念界定,紧接着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歌唱发音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包括基于数据模型的方法、声音特征提取的方法等。随后,本文分析了当前歌唱发音质量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与不足,并指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音乐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构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歌唱发音质量客观评价的应对策略,包括引入客观评价标准与工具、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培训与提高评价者的能力以及关注国际前沿研究与发展动态等策略,以期能够推动人工技能基础上歌唱发音质量客观评价的进一步构建。

    2024年03期 18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 流行音乐唱作中乡村元素的融合——以原创歌曲《期许》为例

    冯一凡;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慢慢提升,大众的音乐审美也有了显著的提升,20世纪以来,流行文化席卷全球,音乐作为人们生活中常常接触的艺术形式之一,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西方流行音乐文化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更加多元化的音乐侵袭着听众的耳朵。本研究以流行音乐唱作中乡村元素融合作为基本的理论方向,分析歌曲中乡村元素的特点,乐器上的运用,音色的选择,以及一些演奏技法上的特点。围绕乡村音乐特点创作的歌曲更能突出其律动以及抓耳的riff,能更好地托起乐器声部,使歌曲更加有记忆点。以原创歌曲《期许》为例具体分析乡村元素如何融合到流行音乐唱作过程中,希望通过本文能给其他想在作品中融入乡村元素的人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4年03期 19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7K]

  • 征稿函

    <正>《艺术品鉴》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陕西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中国第一本面向社会精英阶层的艺术类、文艺人文类、艺术品类大型文化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406,国内统一刊号:CN61-1485/J,邮发代码:52-215。特别说明:1.可刊登彩版作品(画作、音乐、文物、名人简介、作品选登)2.封面、封底、封三均可刊登作品以及广告宣传。

    2024年03期 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