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鉴

博览_图闻

  • 名作|这幅画如何争取妇女权利

    <正>艾米丽·玛丽·奥斯本(Emily Mary Osborn,1828-1925年),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画家,她以儿童画和风俗画而闻名,尤其是以陷入困境的女性为主题的画。《既无名又无友》创作于1857年。它描绘了维多利亚时期一位年轻的单身女性试图以艺术家的身份谋生,但失败了。画面中,她正向画商推销她的画作。但她似乎已经知道画商的答案将是“不”。随她而来的是一个小男孩(有可能是她的弟弟)而并非是一个绅士,说明她没有强有力的依靠对象。

    2024年07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 展览|扬·凡·艾克《圣母与罗林大臣》修复后卢浮宫首展

    <正>3月20日至6月17日,巴黎卢浮宫即将举办一场大型展览——“与杰作相遇:罗林大臣的圣母”(Meeting with a Masterpiece:The Virgin by Chancellor Rolin)。展览呈现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扬·凡·艾克(Jan van Eyck,1390-1441)的作品,旨在纪念法国博物馆研究和修复中心对《圣母与罗林大臣》(Madonna of Chancellor Rolin)进行的保护修复工作,这是自1800年凡·艾克的作品进入博物馆以来,馆方对作品进行的首次修复,也是这位艺术家在法国最大规模的展览。

    2024年07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0K]
  • 拍卖|3亿才能买到“最伟大的作品”

    <正>一幅雷内·马格利特作品《亲密的朋友》3月7日在伦敦佳士得落槌,最终成交价3366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1亿元)。该画作创作于1985年,以马格里特的标志性图案为特色,包括一个带圆顶帽子的人和蓝天白云,画作场景描绘了男子朝外面对丘陵景观,前景悬挂着法棍面包和酒杯。

    2024年07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 拍卖|波普艺术眼中的戴妃

    <正>3月7日,一幅安迪·沃霍尔创作的《戴安娜王妃肖像画》于伦敦富艺斯拍卖举槌,最终以240.75万英镑成交。该画作是艺术家于1982年依照斯诺登勋爵为戴安娜王妃及查尔斯王子拍摄的官方订婚照所绘制。沃霍尔共创作四幅同类型戴安娜肖像作品,其中仅此一幅为蓝色,而国际拍场自2012年后尚未出现过此系列作品。在这幅肖像画中,艺术家对于美丽、悲剧和名利的阴暗面之间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刻画的熠熠生辉,与戴安娜王妃长盛不衰的群众魅力产生共鸣。

    2024年07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博览_面孔

  • 山本理显:日本住宅先驱荣获2024普利兹克建筑奖

    <正>今年普利兹克,再度花落日本。获此殊荣的,是79岁的建筑师山本理显。3月5日,普利兹克奖官网宣布2024普利兹克奖得主为日本建筑师山本理显(Riken Yamamoto)。山本理显是该奖项的第53位获奖者,也是继矶崎新、坂茂、妹岛和世、西泽立卫、丹下健三、槙文彦、伊东丰雄和安藤忠雄之后第九位获此殊荣的日本建筑师。山本表示:“对我而言,认识空间就是认识整个社区。当前的建筑方法强调隐私,却否定了社会关系的必要性。

    2024年07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 黄永松:《汉声》创办人、“中国结”命名者辞世

    <正>2024年3月4日,中国台湾地区知名出版人,书籍设计家,中国乡土文化遗产的积极抢救者黄永松辞世,享年81岁。黄永松1943年生于中国台湾,1967年6月毕业于中国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科。1971年1月,黄永松受邀创刊《汉声杂志》英文版。此后,黄永松先后参与了《汉声》中文版、民间文化系列及文化丛书、童书的编辑出版工作。主持《汉声》杂志40年间,他建立了包括5种10类56个项目的中华传统民间文化基因库。代表作有《蜡染》《惠山泥人》等。

    2024年07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 樊建川:民营博物馆必须经营,才能生存下去

    <正>2月18日,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在微博发文称:“民营博物馆必须经营,才能生存下去,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建川博物馆60%以上的开支是人工费用(工资、社保、奖金等),其次才是水电、维修、监控、行政等等费用,如果经营不善就难以为继。”“不过,如果,某地既要我给观众免费,又不给予适当的财政扶持,无奈之下,我只有将其逐一关门闭馆了。”

    2024年07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博览_数字

  • 200年 英国国家美术馆建馆200年

    <正>英国国家美术馆(The National Gallery,又译为国家艺廊)位于英国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的正北方向,又称伦敦国家美术馆。1824年,英国政府从银行家约翰·朱利叶斯·安格斯坦的继承人处购买了38幅画作,此后主要由其早期董事,尤其是洛克·伊斯雷特爵士以私人捐款建立,陆续收集了从13世纪至19世纪多达2300件的绘画作品,逐渐拓展为现在以绘画收藏为主的国家级美术馆。

    2024年07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 苏富比宣布2024年起降低买家佣金,公开卖家佣金

    <正>近日,苏富比发布公告称将简化对买家和卖家的收费结构,旨在让艺术品市场变得更加清晰明朗,以此举创造更具活力的市场,吸引更多新客户入场。2015年后苏富比曾经连续6次增加佣金,这是其40多年来做出的最大改变。卖家部分4月15日起生效,买家部分5月20日起生效。新制度中,买方不再收取1%营运附加费:1)落槌价在HK$5,000万或以下部分,佣金收取20%;2)HK$5,000万以上部分,佣金收取10%。

    2024年07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 100万美元 艺术家拍卖文身皮肤

    <正>奥地利行为艺术家Wolfgang Flatz又出新招,2月宣布与佳士得合作拍卖身上12块文身皮肤。此消息一出立刻让艺术界哗然,但在举槌前夕,一位瑞士藏家以逾100万美元购下所有皮肤。所得款项部分捐赠艺术家基金会和慕尼黑现代艺术陈列馆,以支持艺术发展。虽然拍卖取消,但拍前预展环节依然完成了。作为Flatz个人回顾展的第一个活动,这场预展在慕尼黑现代艺术陈列馆举行。预展更像一次行为艺术表演,艺术家身穿黑色长袍,腰系红色腰带,站在旋转台上褪去长袍,不着寸缕地向观众展示文身。

    2024年07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 1260万美元 西蒙·李(Simon Lee)画廊破产,拖欠153名债权人巨额欠款

    <正>西蒙·李(Simon Lee)画廊于2002年在伦敦成立,2012年在香港开设空间,2017年扩张至纽约,但纽约空间在三年后宣布破产。2月的画廊破产报告揭露了债务和有争议的交易。破产报告显示,已倒闭的Simon Lee画廊欠153名债权人1260万美元。艺术家、画廊、艺术博览会运营商、托运人等都在等待付款。这份44页的报告全面概述了Simon Lee的经济困境,强调了其运营的复杂性以及在解决未偿债务方面面临的挑战。

    2024年07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专题·特别策划

  • 蒙娜丽莎的微笑

    郑朝辉 ;佳兰 ;沈蓉;

    <正>防弹玻璃背后的她,有辉煌、有伤痛、有裂痕,也有谜一样的过去。巴黎,卢浮宫,二楼中央大厅德农馆,每天人头攒动,从世界各地来的人都到这里,只为看一直微笑的她,因为看她的人太多了,卢浮宫甚至专门给她做了专门的指向牌。这里几乎每天都挤满了人。大家踮起脚尖,举起手机,为中央玻璃罩里的《蒙娜丽莎》拍照。没有哪个人的面容,能像蒙娜丽莎一般,在如此久远的年代中,让如此众多的仰慕者为之倾心。她代表了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2024年07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7K]
  • 她是谁?《蒙娜丽莎》的身份之谜

    沈蓉;

    <正>《蒙娜丽莎发现史》一书作者,美国作家黛安娜·黑尔斯(Dianne Hales)和大多数来到卢浮宫的游客一样,曾瞩目凝视这件艺术杰作,但不同的是,她提出了一个人们常常忽略的问题:这画中的主角究竟是谁?当黑尔斯揣着皱巴巴的地图,在佛罗伦萨的街道上小心翼翼地寻找蒙娜丽莎的踪迹时,这一问题的答案还并不明晰。但随着她思考的不断深入,随着历史材料的不断涌现,一切逐渐浮出水面,这张神秘的面容也越来越清晰。她在书中呈现的,不仅是一名女性的点点凡尘,更是一个时代的洋洋大观。

    2024年07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1K]
  • 丽莎与她的时代

    沈蓉;

    <正>按照多数艺术史学家的观点,《蒙娜丽莎》的画中人是那位来自佛罗伦萨的丝绸富商的太太丽莎·焦孔多,一位15世纪的温良淑女。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后世对丽莎的一生所知甚少。丽莎·焦孔多是意大利佛罗伦萨和托斯卡纳的格拉迪尼家族成员。她生于佛罗伦萨,十几岁时就嫁给了布料和丝绸商人弗朗切斯科·德尔·焦孔多,丈夫之后还当上地方官员,并生有5个孩子,在丈夫死后,丽莎成为修女,并于1542年7月15日去世,终年64岁。

    2024年07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8K]
  • 纠结与反抗: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

    佳兰;

    <正>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历史上一个充满活力和变革的时期,但对女性而言,生存状况依然受到了许多限制和挑战。她们被禁锢在名为“女儿”“妻子”和“母亲”身份枷锁里,生活在由丈夫统治的家庭和由男性统治的社会中,她们的生活正是她们家庭和社会地位的现实写照。家庭地位文艺复兴时期,女性在家庭中依旧是处于附属地位,她们不能随意选择自己从事的职业,大部分女性只能从事与家庭相关的工作,如家务、纺织等。她们很少有机会参与到政治、商业或其他领域的工作中去,而且往往需要丈夫或家族成员的允许。

    2024年07期 3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5K]
  • 《蒙娜丽莎》在宫中永驻,达·芬奇在人间永生

    郑朝辉;

    <正>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年4月23日-1519年5月2日)⑴常常被描述成一个博学者中的典型⑵、一个有着“不可遏制的好奇心”和“极其活跃的创造性想象力”的人。尽管在绘画、音乐、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光学、力学、发明、土木工程等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但达·芬奇在过去的五百多年及现在都主要以画家的身份而著称,并以其画作写实性和极具影响力闻名。

    2024年07期 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0K]
  • 《蒙娜丽莎》的若干版本

    佳兰;

    <正>达·芬奇在世时,《蒙娜丽莎》就被很多人临摹过,并开始影响佛罗伦萨画派。其中出自达·芬奇工作室的《普拉多蒙娜丽莎》(Prado Mona Lisa)最为著名。《普拉多蒙娜丽莎》是达·芬奇学派的画作,这幅画自1819年以来便一直被收藏在西班牙的普拉多博物馆⑴。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被看作是一幅“重要性不高”的复制品。然而在2012年对画作进行了复原之后,它被认为是由达·芬奇学派创作的最早的《蒙娜丽莎》复制品,因此它被称作是最有历史价值的《蒙娜丽莎》复制品。

    2024年07期 47-5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5K]

聚焦·品鉴关注

  • 米开朗基罗的秘密房间

    沈蓉;

    <正>佛罗伦萨美第奇教堂下一间墙壁上带有涂鸦的“秘密”房间,正在向公众开放,这里的壁画被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米开朗基罗的手笔。1530年,美第奇家族在又一次流亡后重返佛罗伦萨。这座将成为文艺复兴摇篮的城市最终被查理五世的帝国军队征服。与此同时,科西莫一世·德·美第奇代表美第奇家族掌权,成为佛罗伦萨公爵。据说,那一年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在受到教皇克莱芒七世(原名朱利奥·扎诺比·朱利亚诺·德·美第奇)迫害期间,曾在他亲手设计的王座的阴影下、黑暗的墓地中避难。

    2024年07期 5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3K]
  • 无人监督——如何定义AI时代的艺术?

    杨灿;

    <正>人工智能(AI)时代的到来几乎是2024年最火热的话题之一,它以极快的速度影响着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及行业,随着其在数据搜索、文本及图像生成等多角度的不断突破,公众的讨论也愈发激烈。1956年,约翰·麦卡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将其定义为“制造智能机器的科学和工程”(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making intelligent machines)。至今,几乎所有人将坚信,AI的发展已经可预见地对未来世界产生巨大变化。

    2024年07期 7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4K]

人物_品鉴大师

  • 陈逸飞:英雄、水乡、乐手、西藏、仕女

    付顺利;

    <正>龙年之始,王家卫执导的电视连续剧《繁花》迎来终章,这部跨年大戏巧妙地运用了很多海派文化元素,剧中至真园大酒楼里出现了包括陈逸飞“海上旧梦”系列中《玉堂春暖》、《笼中女人5》,以及“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聚焦》等名作。而剧中国玲子的邻居“陈老师”饰演者正是已故画家陈逸飞的弟弟陈逸鸣。他同样是一位油画家,曾经在美国、法国等国家举办过多次画展。这部用拍电影的方式来拍摄的电视剧,以独特的光影与运镜,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上海滩,演绎得如同一幅艺术长卷,充分表达了其对大时代的致敬,同时,也将陈逸飞先生再次送上艺术圈的热点。

    2024年07期 8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7K]
  • “丹青还任我,捻云搓雾”序《欧名君中国画作品集》

    陈孝信;

    日前,批评家陈孝信先生将《“丹青还任我,捻云搓雾”——序<欧名君中国画作品集>》推荐给编辑部,随文章附来的文字中介绍欧名君先生,认为他兼习中西艺术,山水不俗,“奔马”亦有突破,是一位值得挖掘和研究的“新中国画”画家。欧名君身处的时代或许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对诸如此类在早期积极探索中国画时代转型命题的画家作品的研究范围和力度还远远不够,故而将欧名君先生作品及陈孝信先生文章一并刊登,以期使读者了解“新中国”以来水墨画在发展过程中的多样艺术面貌。据悉,欧名君先生拟于2024年3月在衡阳市美术馆举办“欧名君美术作品展”。

    2024年07期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3K]

人物_画坛纪事

  • 陆俨少:社交搞多了,影响做学问

    陆俨少 ;姚耕云;

    <正>我的学画完全是自发的。小时候住在上海郊区一个小镇上,那里没有画家,也看不到画,更没人指导,家里亲戚朋友中也没有画画的,可说是一点没有画画的环境。上辈说我,小时还未识字就喜欢画画,我到十三岁才看到一本石印的《芥子园画传》,感到很新鲜。十四岁到上海澄衷中学读书,图书馆里有一部珂罗版印《中国名画集》,但不能借出,就拿了笔到图书馆去临摹,十九岁正式从冯超然先生学画,冯先生第一句话就对我说,学画不能太重名利,要有殉道精神,这话牢记在心,一直对我影响很大。

    2024年07期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0K]

艺论_品鉴讲堂

  • 从云气绘画到云生紫石——以明代端砚云纹图式探讨为主

    刘晓慧;王晓菁;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丰富多彩,云纹是其中一个重要母题。“云”者,“山川气也”,其图像多在中国山水画中出现,隐含着许多士人意趣与审美观念,带有亲近自然、隐居山林、祈愿吉祥等多重文化意蕴。唐宋以降,随着明代文人观砚风潮盛行,用砚、赏砚、品砚、藏砚现象愈演愈烈,文人雅士的审美观念,也日渐渗入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之中,强化文人意趣。本文通过对云纹图像和端砚文献的研究,梳理出中国山水画之“云气”表达与端砚装饰“云纹”的内在联系,思考日常与文化、物与非物之间的相互交织,试图佐证: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端砚,山水砚式中常点缀云纹装饰,究其源头,应与中国山水画之云有相通之处,是其图像迁移的结果。

    2024年07期 10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4K]

艺论_艺术史观

  • 字母如何成为艺术?

    杨灿;

    <正>从史前到现今,艺术世界是广袤的,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种类的艺术不断进入公众视野,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从印象派到野兽主义……每个时期新兴的艺术形式出现往往总让观众感到困惑,因为它们打破了过往的艺术规则。直到现在,仍有许多人在现当代美术馆中,面对展览的作品发出疑问:这也是艺术吗?例如,当大众在美术馆看到一些由字母排列起来的语句构成的海报或霓虹灯装置时,一定考虑过,脱离了绘画的基础,仅靠那些字母的表达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吗?

    2024年07期 118-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9K]

艺论_学术交流

  • 国画人物光影的运用研究

    刘子涵;

    在国画中,人物绘画是一种常用的绘画题材,在进行人物画像的绘制时,一般都会更加注重脸部五官的刻画,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而在具体的绘画过程中,通过对光影的科学使用,既可以精确地再现人物的形象,又可以衬托人物的精气神,使画面中的意境感得到充分的提升。在我国长期发展的传统绘画中,大多数的传统绘画都将光影运用到人物的五官表达中。所以,在传统绘画中,要加强光线与色彩的应用。本文着重对光线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2024年07期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8K]
  • 国画人物色彩和造型研究

    刘子涵;

    中国国画的发展历史揭示了其独特的机遇与挑战。历经战乱与列强压迫,国画不仅顽强地生存下来,更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与变革。在造型、色彩和情感价值方面,国画逐渐在中国传统与西方特征之间找到了平衡,从而更有效地将作者的情感与情感表现融入作品中。本文作者基于多年对中国国画的深入体会,撰写了这篇文章,旨在为艺术家和美术爱好者提供新的创作思路与启示。

    2024年07期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0K]

品鉴_馆藏物志

  • 十九世纪外销折扇玳瑁扇骨工艺考析——以中国海关博物馆馆藏“19世纪玳瑁骨双面广绣绶带鸟纹折扇”为例

    王心缘;

    清代外销折扇的出现是国际贸易需求的独特体现;不同材质的外销折扇也是清代不同时期工艺审美和经济水平的体现。清康乾时期,以象牙材质为主,清乾隆中后期,以檀香、玳瑁、金漆等为主;到清嘉庆后期,低廉的材料取代了昂贵材质的扇骨。在众多材质的制作工艺中,象牙、金漆、玉竹等扇骨研究者较多,但玳瑁折扇的扇骨制作工艺研究甚少,本文以中国海关博物馆馆藏“19世纪玳瑁骨双面广绣绶带鸟纹折扇”为分析研究对象,追溯玳瑁作为珍贵工艺原材料在中国历代的利用情况,解析玳瑁扇骨的制作工艺,最终寄忘让更多人了解外销折扇文化,以及外销工艺品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起到的重要的推动作用。

    2024年07期 134-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3K]

品鉴_博物馆志

  • 雄心与壮志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世纪之路

    杨灿;

    <正>美国的博物馆野心繁华、多彩的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聚集着各种族的精英人群,自由、活力和开放的因子被注入在这个不眠之城的街头巷尾。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正坐落于此,与它毗邻的是著名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古根海姆美术馆、惠特尼美术馆。位于中心地带的大都会不仅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与中国北京的故宫、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并称为世界五大博物馆。

    2024年07期 140-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1K]

品鉴_品鉴读图

  • 所有被“时间”所创造的,终将被“时间”所吞噬——戈雅《农神吞噬其子》

    张敏;

    <正>神话背景西班牙浪漫主义画家戈雅~((1))《农神吞噬其子》作品名中“农神”是一个比较概括和具有混淆性的表达,有人将其翻译为《克洛诺斯吞噬其子》,也有将其翻译为《萨图恩食子》,其中克洛诺斯与萨图恩对应的分别是希腊和罗马神话体系中的农神。根据赫西俄德的《神谱》记载,古希腊神话中第一代神王乌拉诺斯和神后盖亚的儿子克洛诺斯推翻了自己父亲的统治。因为神后对神王不满,

    2024年07期 150-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4K]
  • 木刻版画中的刘志丹

    耿陆明;

    <正>上半年友人曾邀请山西籍党史专家戴玉刚老师茶叙,聊到了红军时期东征的刘志丹与重庆谈判期间上党战役中史泽波的命运。1935年底,陕北瓦窑堡会议针对红军的军事部署和作战行动,确定了“打通抗日路线”与“巩固、扩大现有苏区”这两个基点。具体步骤是把红军行动与苏区发展的主要方向,放在东边的山西和北边的绥远等省,最终打通与苏联的通道。1936年1月,中央军委签发了“关于红军东进抗日及讨伐卖国贼阎锡山的命令”,命令“主力红军即刻出发,打到山西去”。3月,

    2024年07期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5K]

品鉴_品鉴看展

  • 你与三月共享繁花——《繁花映画:杨健健艺术展》

    郑朝辉;

    <正>她将春日生命力用细腻的笔触诠释,丰盈的色彩碰撞出繁花景象。温柔、细腻、坚韧与自由……所有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频率,光影流转间,我们看得见她笔下的万物盛开。杨健健说:“我喜欢花,更喜欢画盛开在大自然中的生机勃勃的花朵。阳光下月季娇艳,绿荫中蔷薇柔美,墙旁的秋菊,雨后的野卉,花朵的饱满,枝叶的婀娜……这一切如诗一般动人,无论是含苞待放或是绽蕾盛开,有时近于凋谢却也富神韵。面对着一簇簇,一丛丛的鲜花,触景生情,激发出我的创作欲望。”

    2024年07期 16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9K]
  • 生命与时间的浅咏——杨健健的户外花卉写生

    甄巍;

    <正>传统的西方静物写生画很少见到室外的近景花卉,若是花园写生,则多为中景和远景,更近于风景画范畴。英文的“静物”一词Still-life直接翻译过来就是“静止的生命”。这也许是莫奈笔下的莲花被称之为风景而非静物的原因。印象派之后也出现了对枝头花卉的特写式现场写生,如凡·高于巴黎期间所画的户外向日葵和晚期的野草,但感觉上也只是偶一为之,是室内静物花卉写生的无意延伸。然而,当一位训练有素的艺术家多年来孜孜不倦地坚持进行着这方面的实践,也许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了。

    2024年07期 162-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8K]

社区_艺术圆桌

  • 做了30多年中国画编辑,却不敢说我已真正弄懂了中国画!

    程大利;

    <正>当代中国画很多都是好看的画,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鉴赏中国画先要弄清什么是中国画。中国画的欣赏是个很大的题目,一百年来围绕这个题目有很多的争议,很难形成共识。如果从中国画论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得出没有争议的结论,确立起一个鉴赏标准。但是到了20世纪,由于文化的多元发展,中国画出现了众说纷纭的局面。如何看待中国画?画家、评论家莫衷一是,一般欣赏者更是茫然。学界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

    2024年07期 16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6K]

社区_品鉴书房

  • 打破古今中西界限——刘海粟的艺术与艺术观

    梁晓波;

    <正>新美术运动中蔚然成风的留日、留欧潮,刘海粟是最早的推动者。与众多出国留学深造归来后始在国内美术界大展拳脚的后来者不同,刘海粟本人并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但在这些留学者学成归来之前,刘海粟已在中国美术界纵横驰骋,建立了赫赫功业。刘海粟早期的素描作品,散见于《上海振青社书画集》《大共和画报》《铅画集》等出版物,题材甚为广泛,风景、静物、动物俱备。作品的造型与线条熟练精湛、个性鲜明,佳作时见报端。

    2024年07期 168-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2K]

社区_艺问艺答

  • 凯绥·珂勒惠支对中国艺术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正>A:凯绥·珂勒惠支,德国版画家、雕塑家。十几岁即开始学习绘画。1889年和在贫民区服务的医生卡尔·珂勒惠支结婚,1898年开始在柏林女子艺术学院任教。鲁迅认为在“女性艺术家之中,震动了艺术界的,现代几乎无出于凯绥·珂勒惠支之右”。早在上世纪30年代,珂勒惠支和她的艺术便为中国人所熟悉和了解,并深受尊敬。现代以来的很多艺术家都受到过珂勒惠支的影响,诸如李桦、

    2024年07期 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 伊斯兰的纹饰艺术有什么特点?

    <正>A:伊斯兰的纹样堪称世界纹样之冠。例如伊斯兰风格的建筑从里到外都充满了装饰,从建筑的外墙、立柱、门窗、天花到室内的家具、陈设组成了装饰艺术的海洋。在这些装饰中,装饰纹样几乎都采用植物、几何纹与阿拉伯文字的图形。而且装饰花纹形态多样,千变万化。1000多年前,穆斯林学者和艺术家,尤其是巴格达地区的艺术家,仅用欧几里德的基本工具,即圆规和直边,创造了一种另类的装饰形式。我们称它们为伊斯兰几何图案,因为它们的结构中有大量的数学。不过,

    2024年07期 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 中国现代考古学萌芽的原因是什么?

    <正>A:中国考古学起源于中国的金石学传统,又受到西方考古学的影响,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碰撞的结果,也是中国传统的金石学与西方近代田野考古学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初期,自北宋以来形成的金石学开始向古器物学发生转变,中国考古学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开始萌芽。促使中国考古学萌芽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2024年07期 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 三星堆是什么朝代的文化遗存?

    <正>A:三星堆,这个位于四川广汉的古代遗址,曾经让无数考古学家和历史爱好者为之震惊和着迷。它是中国青铜时代的一个重要文化中心,与商周时期的中原文明相对应,却又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神秘的信仰体系。三星堆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识,也提出了许多有待解答的难题。其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难回答的问题无疑是关于三星堆的文化分期问题,有学者认为,三星堆遗址源于商周文化,也有学者认为,

    2024年07期 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