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鉴

博览_图闻_展览

  • 上海呈现“西班牙往事”

    <正>4月22日傍晚,“光辉时代:普拉多博物馆中的西班牙往事”在上海浦东美术馆开幕。展览横跨16至20世纪,汇集了普拉多博物馆馆藏中提香、委罗内塞、格列柯、鲁本斯、委拉斯开兹、戈雅、索罗拉等画家的70幅作品,其中可见西班牙绘画的传承,更是西班牙历史上科学、经济、文化等的见证。对于此次以特别单元聚焦的普拉多藏《蒙娜丽莎》,普拉多博物馆馆长米格尔·法洛米尔·福斯(Miguel Falomir Faus)说:“经过研究,我们认为普拉多的《蒙娜丽莎》是在达·芬奇本人的指导下完成的。”

    2024年13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博览_图闻_艺闻

  • 苏美尔雕像回归伊拉克

    <正>近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将一尊公元前3000年的苏美尔铜合金雕像归还伊拉克。伊拉克总理穆罕默德·苏达尼(Mohammed Shia al-Sudani)出席了归还仪式。这件古代文物高14英寸,是一个头顶盒子(可能用来装祭品)的男性雕像,自1955年购入以来一直属于大都会馆藏。在归还之前,这座雕像曾多次展出并出借给其他机构,最近一次是借给纽约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参加2016年的一场以古代美索不达米亚铜雕为主题的展览。

    2024年13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 哥本哈根证券交易所大楼火场中救出名作

    <正>4月16日,有着400年历史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证券交易所大楼发生火灾,建筑内有大量艺术收藏品。工作人员、急救人员和路人奋力将建筑中的历史名画救出。据报道,火灾发生时这座始建于1625年的建筑正在进行修复工作。证券交易所周围的脚手架给灭火工作带来了困难,该建筑的铜质屋顶更是雪上加霜,将热量困在内部,将水挡在外部,因此必须将铜质屋顶分段拆除,

    2024年13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博览_图闻_拍卖

  • 失传百年的克里姆特名画3850万欧元成交

    <正>4月24日,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一幅被认为已丢失100年的画作《利瑟小姐的肖像》在维也纳金斯基拍卖行(im Kinsky)以3850万欧元(含买家佣金)售出,这是拍卖前估价的最低价。这幅作品创作于1917年,1918年克里姆特去世时,它还没有被署名,一直留在他的工作室里。据悉,这幅画是由一个犹太实业家家庭于1917年委托创作的,肖像描绘了一位来自富有的犹太利塞尔家族的年轻女子。它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1925年,仅存一张黑白照片。直到2022年,一位匿名的奥地利公民联系了金斯基拍卖行(im Kinsky)拍卖行,希望出售这幅画。拍卖行随后认定这幅画为《利瑟小姐的肖像》,在艺术界引起轩然大波。

    2024年13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博览_面孔

  • 傅申:中国艺术史学术与鉴定泰斗辞世

    <正>中国艺术史泰斗、著名书画鉴定家及书画家傅申先生于2024年4月16日在杭州富阳逝世,享年88岁。傅申,字君约,1936年生于上海南汇。1948年随父赴台,1955年考入台湾师范大学,受教于溥心畬、黄君璧等大师。1965年任职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1968年入美国普林斯顿学艺术与考古系,攻读中国历史专业,获博士学位。1979年出任美国国立弗利尔美术馆中国艺术部主任,是弗利尔美术馆中国书画奠定者。

    2024年13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 西尔万·阿米克:巴黎奥赛博物馆和橘园博物馆新任馆长

    <正>艺术策展人西尔万·阿米克(Sylvain Amic)被任命为巴黎奥赛博物馆和橘园博物馆的新任馆长。现年56岁的阿米克将接替艺术史学家克里斯托夫·莱里博(Christophe Leribault),后者被要求担任凡尔赛宫的馆长,并已经开始了新的工作。

    2024年13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 陈光健:西安美术学院原中国画系系主任、教授因病逝世

    <正>5月6日,西安美术学院原中国画系系主任、教授陈光健同志,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88岁。陈光健是当代中国极具影响力的女性画家。1936年6月,陈光健出生于四川省荣昌市,11岁随父母赴上海读书,因自幼喜欢画画,13岁时考入陶行知创办的育才中学接受美术专业教育。1953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受业于潘天寿、方增先、周昌谷等著名画家。

    2024年13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博览_数字

  • 70年 上海美协成立70年:见证中国美术的“半壁江山”

    <正>1954年4月21日,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的前身华东美术家协会在上海正式成立,刘开渠、丰子恺、黄宾虹、赖少其、傅抱石、林风眠等均在其中。刘开渠任主任,赖少其、丰子恺为副主任,陈烟桥任秘书长。上海美术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并占据了中国美术的“半壁江山”,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国有着重要影响力的艺术大家。1955年2月12日,华东美术家协会更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

    2024年13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 2.88亿人民币 真赝存疑,黄庭坚书法日本拍出天价

    <正>4月18日晚,在日本某拍卖会“百年藏珍——关东某藏家旧藏专场”中,一件被标注为北宋黄庭坚(款)的书法作品——《草书释典卷》引发竞拍。这一作品既注明为“款”,按照拍卖业内的说法,即表示拍卖方亦认为此一作品真赝存疑。黄庭坚(款)草书释典卷,又名《楞严经》《清公颂》,著录、题跋、钤印累累,总计百枚有余,其中项元汴钤印最多,又为绢本,明代收藏家项元汴称之为所见过的“山谷唯一绢本真迹巨卷”。

    2024年13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 1800万港币 草间弥生《红南瓜》保利香港拍卖成交,6年升值逾3.3倍

    <正>4月7日,保利香港的现当代艺术专场举槌,“波点女王”草间弥生的《红南瓜》,以1800万港币(含佣金)成交。翻查记录,这幅《红南瓜》2018年同样在保利香港拍卖举槌,当时的成交价为531万港币。换句话说,这件尺幅38x45.5cm的《红南瓜》,在6年间升值了逾3.3倍。南瓜是“波点女王”草间弥生艺术创作的核心主题,从她的画作、抽象作品到装置艺术都可以见到它,几乎是无处不在。

    2024年13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 4350万人民币 “超人”首次登场,原装漫画破纪录成交

    <正>当你认为老式漫画书的价值不能再更高时,又一个纪录被打破了。美国漫画英雄人物“超人”在1938年出版的《Action Comics》第一期首度登场,揭开了超人故事的序幕。这本当年仅售10美分(约等于现在2美元)的漫画书,到了86年后的今天,在美国拍卖行Heritage Auctions以600万美元(约合4350万人民币)破纪录高价成交,成为史上最贵漫画。

    2024年13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专题·特别策划

  • 巴黎1874

    郑朝辉 ;沈蓉 ;佳兰;

    <正>150年前的1874年4月15日,“渴望独立”的莫奈、雷诺阿、德加、莫里索、毕沙罗、西斯莱和塞尚拒绝了他们那个时代的规范和传统,最终摆脱了规则,在官方渠道之外举办了自己的展览——《无名画家、雕刻家、版画家协会展》,史称第一届印象派画展。这标着印象派的诞生。这场展览汇集了31位来自各个领域的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他们的创作形式突破了传统束缚,以充满光影和色彩的绘画作品展现出纯粹的视觉感受。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但也遭到了学院派的坚决抵制。

    2024年13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6K]
  • 1870年代的法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国家

    沈蓉;

    <正>19世纪70年代前后,法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和动荡。1870年7月19日,法国对普鲁士宣战。9月2日,拿破仑三世战败投降。9月4日,法国爆发革命,成立共和。1871年1月,普鲁士攻入巴黎,威廉一世加冕,宣布德国立国。2月26日德法媾和,5月,战争正式结束。这期间,从3月份到5月份,法国还爆发了巴黎公社运动。

    2024年13期 21-2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9K]
  • 1874年,印象派的春天

    沈蓉;

    <正>1874年春天,巴黎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今天又可以赋予这个已成为传奇的展览什么意义?“如果你年轻时有幸停留巴黎,那么你的余生无论去往哪里,巴黎永远会与你在一起,因为它是一席流动的盛宴。”1950年,年过半百的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年)在他最中意的巴黎丁香园一边喝酒一边跟霍奇纳(A. E.Hotchner)这样回忆他年轻时待过的地方,那个让他一举成名的地方。浮光溢彩的睡莲池塘、芭蕾舞者曼妙的身姿、红磨坊街的盛大舞会,在印象派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在19世纪巴黎生活的美好年华。

    2024年13期 3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0K]
  • 饱受攻击的艺术

    佳兰;

    <正>任何新生事物都会被守旧势力打压,被大众接受的过程极其漫长。印象派的诞生也是如此。1874年后的很长时期,艺评人对印象派的首次集中亮相都持批判的态度。印象派的“敌人”没有学院画家作为标杆和旗帜,印象派画家不会赌气参加1863年的“落选者沙龙”,“敌人”的意义既有对立,也有博弈。印象派的兴起并不是简单地对传统学院艺术的否定,而是对学院体系内晋升机会的绝望和对艺术表达方式的探索。这些年轻的画家们渴望摆脱传统学院体系的束缚,不满于永远做小学生的境地,他们希望通过创造性的革新和突破来获得自己的地位,获得更高的认可。

    2024年13期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5K]
  • 印象派为什么能迅速崛起?

    佳兰;

    <正>人无法脱离他所成长的时代,艺术亦然,印象派的诞生与其说是偶然,不如说是时代的必然。画家是敏感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被其捕捉到,并在画面上有所体现。任何被接受的艺术形式都不是偶然的。画家所作的,只不过是更早的发现并挖掘了它。印象派的产生也是如此,它是19世纪西方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19世纪是经济变革的年代,欧洲人民生活比起以前的封建时代大有不同,还打破了旧有的思维。简而言之,资本主义令法国中产阶级兴起,传统手工业和精致艺术开始没落,还有新的摄影科技发明,使艺术界十分躁动,一场变革的暴风雨正欲来临。

    2024年13期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5K]
  • 一场独立且不拘一格的展览

    佳兰;

    <正>1874年,第一次印象派画展在巴黎辛普森大道35号举行。为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从3月26日至7月14日,一系列面向公众的展览和纪念活动正在巴黎奥赛博物馆陆续展开,以回溯八次印象派展览(1874-1886年)开始,穿越时光回到印象派的黄金时代;活动围绕绘画技巧、景观、模型等真实脉络,邀请人们打破僵化的观念,从一个全新、鲜活的角度,重新发现印象派。无论是艺术爱好者还是专业人士,都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灵感源泉。奥赛博物馆的《1874年的巴黎,印象派的诞生》汇集了印象派艺术大师的130幅作品,再现并阐释了法国这一时期的变革与创新。让我们将1874年的展览置于1870年代的巴黎背景中,凸显其现代性,同时也凸显其与官方沙龙的联系。

    2024年13期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5K]

聚焦·品鉴关注

  • 100周年,超现实主义的不朽遗产

    霍华德·哈勒 ;S-RONG vinlin;

    <正>艺术史上很少有运动能像超现实主义那样留下如此持久的遗产,它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思维和观看方式。在当时,它获得了公众的高度认可,其对艺术家的影响至今仍然可见。今年是超现实主义诞生100周年。1924年10月,《超现实主义宣言》发表。实际上,这份宣言在当时不止一份,在短短的数周内曾出现过两篇同名“宣言”。第一篇作者是伊万·戈尔(Yvan Goll,1891-1950年),一位与德国表现主义有着密切联系的法裔德国诗人;另一篇更为著名的宣言由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1896-1966年)撰写。

    2024年13期 6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4K]

人物_品鉴大师

  • 威廉·莫里斯 点亮的设计明灯

    杨灿;

    <正>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也在这里引起了最响亮的抗议,资产阶级自我欺骗的低级趣味引发了一系列艺术界对现代工业社会缺乏灵性与审美的控诉运动。在工业迅速发展矗立起的一幢幢高墙下,现代工艺的粗制滥造、观众的审美尴尬的病症几乎成为整个社会的危机,而在这样的阴影下,不愿妥协的威廉·莫里斯用他毕生的事业,点亮了“为所有人而艺术”的设计明灯。

    2024年13期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9K]

人物_画坛纪事

  • “国立艺术院”画家集群的历史命运(下)

    水天中;

    本文是水天中先生为1998年中国美术学院纪念建院70周年举办的“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学术研讨会提交的文章,1997年秋初稿写成,1998年春二次定稿,在修改文稿时,得到中国美术学院金一德教授的指导和帮助。此文先刊载于广州《东方文化》杂志;后收录在潘耀昌编《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教育》一书(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2024年13期 8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5K]

人物_艺见领袖

  • “穷日子”“富日子”

    袁武;

    <正>要写这样题目的一篇文字,是突然有的一个想法。是踏上开往加勒比海的“海洋绿洲号”的游轮上,才有的挥之不去的心情。现在我坐在有6000名乘客,将要行程10天的大型游轮上。甲板上到处是穿着花花绿绿裤头和衬衫的各种肤色的人流。如果你不远眺,就不觉得在船上,像是在纽约的某个繁华、熙攘的旅游小镇。此时,我躲进属于自己船舱的阳台上。这里很安静,妻子在舱里画画,说是要用这海上的10天创作一组新作。我的身边是一大片一望无际的海和天,是哗、哗、哗哗的涛声。这重复有序的波涛让人感觉时光是静止的,偶然,一只海鸥从我的视线里孤单的飞过,才让我想起时空和岁月。

    2024年13期 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7K]

人物_品鉴访谈

  • 治墨的由来——朱建忠访谈录

    陈孝信;

    <正>壹治墨的由来陈:第一个话题,你用自己的方法来治墨,这种有别于传统的治墨方法,起始时间大概是在什么时候?朱:大概有15年了。陈:05年以后?朱:感觉是在07、08年的样子。陈:那时候,你好像还是在南通书画院的工作室吧?朱:开始染是很偶然的。陈:怎么偶然?你说说看。朱:有一段时间我就画一丛松树,通常习惯都是后面留空白。我那时候画的松树,会把它染得就像一朵一朵云一样,不完全像写意(全部是松针)。

    2024年13期 9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7K]

艺论_品鉴讲堂

  • 革命圣地山水画象征图式论

    李时雨;

    革命圣地山水画是中国20世纪山水画史上的一种特殊题材,具体是指上世纪50年代在山水画领域里出现的专门描写“革命圣地”的一种题材。其反映了特定时期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具体成果,承载着集体的文化心理记忆,并形成象征图式。可以从事件象征图式、地域象征图式、景观象征图式和松柏象征图式等四个方面理解革命圣地山水画的基本图式,从而理解图式与主题的关系、艺术与时代的关系,并为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提供创新的启示。

    2024年13期 108-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9K]

艺论_艺术史观

  • 中国油画的百年演进(序)

    郭晟;

    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油画百年演变》一书图文并茂,从油画的起源开始到未来的前景进行了回顾与描述,梳理了西方油画进入中国的历史。提出油画进入中国后的普及与发展壮大的流变过程中所涉及的艺术方向、社会属性等学术观点,强调了艺术应当为人民服务的主张在中国油画发展中的重要性。尤其是提出了关于中国油画发展历程中“红色主线”油画的这一概念,独具特色。本书展现了青年学者郭晟对中国美术的宏观思考和敢于直面问题并表达独立见解的精神。作者在写作中查阅了大量史料,语言清晰流畅,全面描绘了百年中国油画史的发展脉络。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原文连载该书的重要章节,和读者一起在作者的书写里探寻中国油画百年来的本土化进程。

    2024年13期 118-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9K]

艺论_学术交流

  • 当代介入性艺术研究——以中国台湾地区艺术实践为例

    万幸福;

    从溯源来看,介入性艺术实际上是一种外来的产物。而经过了在地转译后的中国台湾地区介入性艺术显露出了更具政治批判性的特点。这类艺术实践的目的主要表现在改造与链接、揭露与批判上,前者以社区/社群艺术的实践模式呈现,旨在建立一种具有共同目标与诉求的“共同体”模式,后者则通过艺术展开更多看不见的真实,以达到批判的作用。

    2024年13期 126-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4K]

品鉴_博物馆志

  • 与英国国家美术馆共享第三世纪的旅程

    杨灿;

    <正>1823年,安格斯坦去世后,英国政府从他的收藏中购买了38幅画,并租下了他的别墅,这便成为了英国国家美术馆的开端和核心。与艺术共度二百年今年5月20日,英国国家美术馆(The National Gallery,又称英国国家画廊)将迎来建馆200周年的生日,它始建于1824年,是世界上建立最早的美术馆之一。为了庆祝国家美术馆即将进入的第三个世纪,馆方将进行为期一年盛大的庆祝活动。

    2024年13期 132-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5K]

品鉴_品鉴读图

  • 南宋《五百罗汉图》世俗内容解析(二)

    杜恩龙;

    <正>接上期12.缝补衣服僧人衣服破了都是自己缝纫。僧人讲究衣着朴素,衣服破了补补还能穿。僧人还穿一种百衲衣,就是把从每家每户施舍的碎布片剪裁成的衣服,因为来自很多人家,色彩不一,被称百衲衣,也被称水田衣。僧人还有一种衣服叫粪扫衣,就是把人们丢弃在坟墓间包裹尸体的衣服、垃圾堆里的衣服、无主的衣服捡回来洗一洗,缝补一下,自己穿用。

    2024年13期 140-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6K]

品鉴_艺术市场

  • 高华与南张北溥书画珍藏专题——张大千《蒋山瑞翠图》

    <正>上款人高华高华(1906-1986),字实秋,南京人,为张大千挚友梅云堂高岭梅堂兄。京剧著名票友,早年曾拜王瑶卿、梅兰芳为师,抗战胜利后与梅兰芳在上海同台演出义务戏,他与程砚秋介乎师友,而程派造诣至深。“蒋山”即今中国江苏南京紫金山,从太行山山脊中段拔地而起,呈东西走向,山石大多为紫色,因汉末秣陵尉蒋子文葬于此,被视为山神,故称蒋山。高华为南京人,大千以其家乡名山,并取作画题,气势磅礴壮美。大千藉绘金碧辉煌、巍峨雄丽的南京山水为高华祝六十寿,喻有山高水长之美意。

    2024年13期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0K]
  • 敦煌临摹《朱衣大士》领衔,张大千三幅力作苏富比拍卖斩获1.26亿港币

    赵志瀚 ;Ryan Chiu;

    <正>近现代书画的拍卖市场,张大千向来是中流砥柱,是每季都不可能缺席的名字。2024年香港春拍,苏富比带来大师的三幅力作,囊括血战古人的青绿山水、敦煌临摹的佛教肖像、晚年工笔仕女,分别出自刘汉堃家族、“乐山堂”蔡一鸣、张葆萝(大千儿子)家族雅蓄,先后于三个专场领衔上阵并悉数售出,共斩获逾1.26亿港币。其中,敦煌临摹的《朱衣大士》以1600万港币起拍,最终以估价三倍的6500万港币落槌,含佣金7757万港币成交。

    2024年13期 154-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5K]

品鉴_品鉴看展

  • 茫父不朽:一代通人姚华艺术展

    <正>姚华(1876-1930),字重光,别字一鄂,号茫父,别署莲华盦主。贵州贵筑(今贵阳)人。清光绪丁酉科(1897)举人、甲辰科(1904)进士,旋公派日本习法政。光绪三十三年(1907)归国,由工部改派邮传部任主事、科长。入民国后,几度当选国会议员,参政议政并参与中华民国首部宪法编纂。后弃政从学,先后执教于清华学堂、朝阳大学、高等师范、国立美专等校,先后执掌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和私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教育家、文学家、金石学家、

    2024年13期 160-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9K]

社区_艺术圆桌

  • 搞艺术凭真实所见,都是低级的

    陈子庄;

    <正>艺术这种特异功能,是以美为诱导的,通过美使人的品德、意识、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质变。因而一切优秀的作品,都在自觉地表现作者对生活独到的发现。艺术上的探索,实际上难以避免偏见。再说个人毕竟是沧海一粟,经历、实践、见闻、修养不能不限制自己的思想和视野。艺术是人类生活中的精神结晶。它伴随着一个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也伴随着一个民族的消亡而消亡,因而它的诞生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具有其民族特色。当我们一接触到艺术,它就必然以民族的特色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2024年13期 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5K]
  • 赶时髦迟早会误了自己的艺术事业

    方济众;

    <正>中国自古分画为神、妙、能三品。何谓神品?即变化多端,高度概括,极似物象,不拘外形。而后又有人提出逸品在神品之上。逸,是逃逸,是从艺术的程式里跑出来了,从内心到形式均逃逸了,不受任何约束羁绊。何谓逸品?平淡天真,感情真实,不是有意刻画而达物我两忘之境界。欲达物我两忘境界,则须加深个人修养,使自己之精神与天地万物一体。要能与天地万物一体,才能解放自己,才能解放作品。别人看了作品才能解放别人。是解放别人,还是增加别人精神上的桎梏?解放别人,即是能发挥别人的创造性,作品的感染力才大,才深。

    2024年13期 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社区_品鉴书房

  • 长安从不属于任何人,但我们也都《不必向长安》

    金哲为;

    <正>西周初至唐末的两千多年间,长安十三度成为中原王朝的首都。虽然后代皆未定都于此,人们却早已习惯以长安之名指代京城。比如,中年苏轼回忆起同弟弟苏辙第一次来到汴京时的情景,便说:“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沁园春·孤馆灯青》)实际上,“二陆初来”的晋朝都城也非长安,而是洛阳。曾经的长安是繁华和秩序的象征,承载了关于功名与富贵的梦想。当它失去往日地理的重要性,便化身为一个精神的地名附身于每一代的都城之上,依旧释放出令所有人难以抗拒的引力,辐射着整片中华大地。

    2024年13期 170-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2K]

社区_艺问艺答

  • 什么是“彩墨画”?

    <正>A:晋唐时期,绘画是以色彩为主的,那时称绘画为“丹青”,就反映了这样的绘画史实。顾恺之、展子虔、大小李将军等的作品中,把色彩当作绘画语言的主体,它通过精勾细染而倾情投入到色彩的天地中,打造了中国古典色彩的辉煌时期。这时的人们不知墨趣为何物,因此,唐以前的中国绘画是由发达的色彩与欠发达的水墨构成的。在这样的格局中,追求色、墨并举,墨、彩交融是不可能的。

    2024年13期 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 杉本博司为什么被称为“最后的现代主义者”?

    <正>A: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日本人,出生在东京,从小接受西方油画的艺术教育,在美国留学毕业,经过学习研究,成为著名摄影师、艺术家,被誉为“最后的现代主义者”。他的创作将东西方史学、哲学和美学带入摄影,极致了摄影意义,并将摄影作品提升至艺术品层次。除摄影创作,他还经手室内设计、能剧舞台、神社等建筑工作。时间、记忆、梦想以及历史是杉本博司摄影的主题。他往往在摄影中加入自己的思考。

    2024年13期 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 《傅雷家书》里有怎样的艺术观?

    <正>A:傅雷的友人、作家、出版家楼适夷曾在《傅雷家书》第一版的跋中这样评价这部书:“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1)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2)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3)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之外,还有一个“爱”字!

    2024年13期 174-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