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鉴

独家_策划

  • 秾腴丰肥——唐代仕女画样式分析

    王禹舜;

    <正>唐代是人物画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仕女画的高峰时期,孕育产生了多名优秀画家,初唐时期代表中原画风的阎立本和代表西域画风的尉迟乙僧,盛唐时期的“画圣”吴道子。从盛唐到中唐的贵族人物画代表画家张萱和周昉,笔下的“绮罗人物”丰腴艳丽、雍容华贵。张萱、周昉笔下的仕女画样式,尤为突出唐代丰腴之美的特点。对后代工笔画绘画乃至海外艺术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且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唐代后期阶段,一方面继续着前代的发展态势,人物画已成为相当成熟的艺术。另一方面,孕育着深刻的变革。唐代仕女画的“浓郁丰肥”的特点也因多种原因,如时代背景所影响,政治因素,以及发达的经济等。仕女画因而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朝代而特有的样式。在初唐、盛唐和中晚唐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2024年14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8K]
  • 当代写意人物画桂西偏苗题材中的色彩技法运用分析

    赵霞;杨海兰;

    <正>当代写意人物画创作中注重色彩技法的创新运用,桂西偏苗题材的写意人物画在传统绘画方式的基础上融入新的视角和当代审美意识,偏苗服饰色彩、多彩的节庆活动等共同呈现出其地域性及民族性的色彩特征,色彩表达更具多样性,偏苗一族独特的审美、朴实生活场景中的色彩运用一定程度上突显出了偏苗题材的独特性,体现出了画家们对色彩技法探索成效。该题材以平涂法、晕染法和没骨法创新形式最为突出,色彩技法的创新运用不仅能够通过作品来保护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亦能拓展写意画中色彩表现空间,提升色彩的创作价值,为当代艺术工作者寻求新的色彩表现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创作启示。

    2024年14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 八大山人水墨荷花特点分析

    刘新磊;

    <正>八大山人是中国写意画一代宗师,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写意水墨荷花佳作,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主要对八大山人作品中数量较多的水墨荷花小品和立轴两大类别进行分析,试图总结出些许规律为国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以促进写意花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2024年14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3K]

人物_发现

  •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对后世作曲家的影响

    郭婷婷;

    <正>本文旨在探讨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对近代及现代作曲家的影响。通过对其艺术特征与历史价值的深入剖析,结合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及20世纪作曲家的实例分析,揭示出舒伯特对音乐风格和创作手法的深远影响力。在音乐的历史长河中,舒伯特以其浪漫主义的音符,被誉为一代宗师。创作对后世音乐探索者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以其独树一帜的韵律和深沉的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赏,他创作的钢琴奏鸣曲对后来的音乐家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2024年14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3K]
  • 李斯特钢琴改编曲《弄臣》的艺术特色

    石浛池;

    <正>结合李斯特在改编曲创作领域的杰出贡献,将钢琴改编作品《弄臣》与歌剧《弄臣》对比分析,改编曲旋律与歌剧中四位主人公的唱段一一对应,在此基础上,对旋律声乐化、织体交响化、炫技综合化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李斯特钢琴改编曲《弄臣》的艺术特色,探索李斯特改编创作过程中的普遍规律。

    2024年14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5K]

大家_视点

  • 山南扎囊罗布村果谐田野调查

    万慧;

    <正>“果谐”是西藏民间传统歌舞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参与性与自娱性,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果谐”分为农区果谐和牧区果谐,本文以田野考察为基础,结合音乐形态学分析,针对属农区的山南市扎囊县吉汝乡罗布村的果谐进行初步的描述与分析,以期对山南果谐进行补充性的个例研究。

    2024年14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9K]
  • 基于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虚拟体验设计研究

    刘舒;陈佳;

    <正>一、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历史及其艺术特点(一)桃花坞木版年画发展历程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发展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在初始期(明末至清康熙年间),苏州的手工业和市民文化达到了繁荣的顶峰,推动了年画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年画多以立轴和册页的形式出现,主题以大型场景为主。兴盛期(清雍正至乾隆年间)标志着年画的黄金时代,苏州有五十多家年画铺,产品远销至日本和南洋。这个时期的年画以描绘百姓生活和民间风俗为主,受西洋画风启发,引入透视和明暗技巧,风格更为淡雅、细腻、

    2024年14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 试论数码绘画对设计行业的影响

    李昕;

    <正>绘画是美术创作的基础,作为最经典的视觉传达手段之一,设计师需要通过绘画直观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创意。数码绘画,即使用电子设备进行绘画,有人如此定义它——将计算机作为展示的基础或平台,通过使用绘画软件和网络技术及其他相关的多媒体技术共同创作,并具有独特欣赏价值的一种新型绘画方式。数码绘画技术的应用背景是数字化时代的高速发展及各类现代文艺新思潮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计算机图形学的兴起为数字绘画打下了基础。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升和图形软件的不断研究与创新,数码绘画技术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各大艺术领域,是计算机图形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14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 自媒体动画语境下的诗词文化传播

    韩阳;

    <正>文章就如何在自媒体语境下传播诗词文化开展研究。在对诗词文化传播价值进行分析后,探讨自媒体动画传播诗词的业态。最后,从自媒体动画的诗词文化传播策略的维度给出建议,对诗词文化在自媒体动画语境下的传播加以研究。仅以本文,在微观供动画相关从业者在传播诗词文化阶段加以借鉴,自宏观促进我国诗词文化传播力的提升,以诗词传播提升全民审美素养、民族自信。

    2024年14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9K]

博览_传承

  • 传统与现代:器乐在坠子戏中的融合与发展

    张竞怡;

    <正>宿州坠子戏是源自于我国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艺术形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得其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器乐部分的音乐元素,展现了传统音乐的深厚底蕴,在时代发展中,器乐部分不仅展现出传统音乐的深厚底蕴,也会在时代发展中逐渐融入现代化元素,形成独属于宿州坠子戏与器乐之间的融合与发展模式。本文先对宿州坠子戏与现代器乐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探讨宿州坠子戏当代发展的困境,同时探讨器乐融合发展的可能性,最终提出器乐在宿州坠子戏中融合发展的策略,希望能为宿州坠子戏在当代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2024年14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0K]
  • 乡村非遗工坊转型发展研究

    利成世;

    <正>在乡村振兴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为充分发挥乡村非遗工坊在保护和传承传统非遗技艺、繁荣乡村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深入调查和研究发现乡村非遗工坊转型发展过程遇到产品需求减少和面临转型升级、技术传承困难、资金和资源不足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产品竞争力、升级营销方式、改善生产环境和培养经营者的发展路径;并针对高校和政府提出促进乡村非遗工坊转型发展的策略。

    2024年14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陶瓷技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模式研究

    付林飞;

    <正>广西少数民族传统陶瓷技艺有着独特的生产方式和发展轨迹,经历了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的变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传统陶瓷技艺需要不断革新,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持,在迈向现代技术工艺过程中,探寻了不同时代背景的设计语言和风格;民族传统陶瓷技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为各地区各民族、不同艺术领域的手工创作铺垫了道路。从而既完善了传统陶瓷技艺的资源和能量又弘扬了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

    2024年14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 植物元素在陶瓷造型设计中的运用

    张语清;

    <正>自古以来,我国的陶瓷造型设计就千姿百态,其中运用的元素也各式各样。而植物元素的运用更是在我国陶瓷造型设计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历史地位。无论是从植物元素的基本形态入手还是将其作为装饰纹样介入,植物元素都在陶瓷造型设计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本文则通过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陶瓷作品进行探讨,来展现植物元素在陶瓷造型设计中的独特美感。

    2024年14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 当代大学生非遗漆工艺传授方法与目的

    王婷;

    <正>以非遗漆工艺为教学案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对于非遗课程教学的心理活动,认可心理与矛盾心理并存。讨论分析对具有特殊性的当代大学生教学,非遗漆工艺课程教学应以普及传统文化为第一步,进而筛选与培养热爱漆工艺的人才,同时结合设计专业进行跨界融合设计,将非遗漆工艺作为一种文化进行传播。如此不仅可以缓解非遗漆工艺传承青黄不接的情况,还可以缓解大学生择业问题。

    2024年14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 民族歌剧《运河谣》的艺术特色研究

    曹锡;

    <正>民族歌剧《运河谣》借鉴西方歌剧的表达形式,融合戏曲、民歌、地方方言等元素,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时代精神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运河画卷,表现出较高的艺术价值。文章以民族歌剧《运河谣》为核心,着重探讨了其艺术特色,首先对《运河谣》进行了基本介绍;其次,明确了《运河谣》的艺术特色,即戏剧矛盾突出,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借鉴西洋歌剧,展现人物内心世界;运用民族音乐,增强歌剧民族韵味;最后,就如何推动民族歌剧发展提出了两大建议,即注重民族性传承、强调创新性发展,旨在推动中国民族歌剧实现突破式、创新式发展,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2024年14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博览_艺苑

  • “水墨交响曲”——水墨之美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钱正阳;

    <正>随着时代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在人类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中发展壮大,不断彰显出引导消费和引领产业发展的视觉优势,好的视觉传达设计能准确传递产品特色、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文化底蕴。现代视觉设计师们逐渐对中国传统的水墨绘画形式加以重视,中国水墨艺术汲取了历代优秀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艺术形态的代表,水墨图形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促使中国传统水墨文化与现代视觉设计相互依托并产生了优秀的视觉表现,设计师们将传统水墨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既满足了现代人对传统东方文化的好奇心,又向世界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影响着我国的标志设计和字体设计、图形创意等现代设计,在现代视觉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4年14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5K]
  • 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路径

    邹鹏程;

    <正>对于视觉传达设计而言,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属于全新的科学,需要设计人员对视觉形象进行全面学习和生动表达,才能达到理想的呈现效果。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核心就是创新,应不断整合新思想和新理念,构建新的视觉传达模式,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更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人们的审美水平在大幅提升,人们的个性化追求也越发新颖化,所以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人员而言,应立足于视觉思维模式,不断探索创新路径,实现自身职业的不断发展,同时促使该领域实现全面创新突破。

    2024年14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 基于广告设计与品牌形象塑造与提升研究

    顾丽丽;尚昆旻;

    <正>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压力。品牌作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资产,其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发展前景。广告设计作为品牌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其设计理念和创意水平直接影响着品牌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因此,本文将从广告设计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其与品牌形象塑造与提升之间的关系。

    2024年14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 高校技术在艺术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

    李倩;

    <正>本文探讨了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互联网与数字媒体、交互式学习平台和在线教育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揭示了这些技术如何转变教学方式,增强学习体验。指出当前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包括技术与实践技能结合的不足、学习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以及技术应用中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强化实践与技术的结合、优化资源配置以提升技术的普及度,以及加强创新思维的技术培训和优化课程安排等。这些策略旨在推动艺术设计教育的深入发展,使其更加高效、均衡和创新。

    2024年14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博览_艺论

  • 花山岩画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与应用思路探讨

    韩冰;

    <正>花山岩画,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发现的单体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该岩画图案造型夸张,色彩构图具有神秘感,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象征意义与文化传承价值。因此花山岩画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实现花山岩画活态传承,还能带动区域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花山岩画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与应用过程中,则可以通过提取图案符号,挖掘文化内涵,创新材料工艺,设计多样产品,融合国际风格等形式来实现设计应用,旨在实现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并提升文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024年14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 辽宁民间满绣及文创应用研究

    吕嘉琦;

    <正>满绣,俗称“针绣”“扎花”或“绣花”,起源于中国东北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以精细的针法、夸张粗犷的造型、丰富的色彩和复杂的图案设计著称,反映了满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满绣不仅是满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14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4K]

非常_业界

  •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研究

    刘淑娟;宋洋;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面临着内涝、水资源短缺等新挑战。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它强调尊重自然、雨水循环利用和弹性设计,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全新思路。在海绵城市理念指导下,园林景观设计可采取多种策略:建设绿色屋顶,利用植被和基质层吸收雨水;营造雨水花园,将雨水就地收集、渗透和净化;铺设透水地面,增强地表渗透能力。这些措施不仅能有效控制内涝,还能补给地下水,缓解水资源短缺。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注重与自然和谐共生,提高了城市抗灾能力,为市民创造了宜居的生态环境。它标志着园林景观设计迈向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对于建设美丽中国意义重大。

    2024年14期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专题_聚焦

  • 钢琴伴奏在中国古典舞中的实践运用

    张艳;

    <正>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西方音乐艺术的不断融合中,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钢琴伴奏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乐器,在中国古典舞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钢琴伴奏在中国古典舞中的运用现状与问题,并试图提出提高钢琴伴奏在中国古典舞中的实践路径,以期为钢琴伴奏下的中国古典舞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2024年14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弦歌乐舞”价值研究

    王秋莎;王梓霏;

    <正>2020年10月,国家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学校要积极探索“五育”并举的美育模式,树立学科融合理念,有机融合相关领域的美育内容,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深化美育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为美育实践提供基础支撑,加快艺术学科、课程的创新发展。

    2024年14期 90-92+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9K]
  • 戴爱莲的他者经验和中国舞蹈的第一步

    张茜;

    <正>本文主要从戴爱莲对自我身份的指认与20世纪中国舞蹈的发展方向为视角,追溯华侨舞蹈教育家戴爱莲在归国前的种种经历,并阐释其在多重文化身份间做出的自我选择。因而,作为文化身份认同的成功代表,这也是戴爱莲归国后一方面对西方科学规范的芭蕾体系进行普及,另一方面明确并主动地接纳自己的精神根基,即高举民族舞蹈大旗,最终选定自身文化身份的原因。本文以舞蹈教学中的他者经验作线索串联起戴爱莲对中国舞蹈的文化认同与样式构建,以小见大,立足国际视野下中国舞蹈教育实践与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2024年14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0K]
  • 普拉提小器械对学前专业学生舞蹈基本功的积极价值

    张思宇;

    <正>在中国,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其改革与发展,致力于通过教学创新提升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以支撑产业升级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学前教育专业作为高职院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目标旨在培养优秀的幼儿教育及保育工作者。然而,舞蹈课程作为该专业学生的核心技能课程之一,面临着一个显著的挑战就是许多学生在入学时舞蹈基础薄弱,这给他们的舞蹈学习带来了困难。

    2024年14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 非遗舞蹈表演产业化发展研究

    王琳琳;

    <正>我国舞蹈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对于国家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当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随之增强,无论是参与还是欣赏非遗舞蹈表演,都能极大地满足公众的情感与文化需求,对非遗舞蹈表演的产业化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如何在发展中推动非遗舞蹈表演的产业化进程以及如何通过创新促进非遗舞蹈表演的持续发展,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议题。

    2024年14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 AI技术赋能岭南舞蹈——以“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博物馆为例

    李名菁;曹飞儿;

    <正>博物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舞蹈的传承与保护方面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岭南舞蹈是岭南地区最具特色的舞蹈,本文以岭南地区“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博物馆为例,阐述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舞蹈3D呈现的具体活动方案与实施策略,力图总结出针对舞蹈类型展览如何规划好博物馆教育活动的一套建议,以推动博物馆教育活动积极实践创新,进而促进博物馆自身发展。

    2024年14期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 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舞蹈表演中的创新路径

    沈艺;

    <正>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国家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时代下,现代舞蹈表演具备以舞抒情、动而合度、技艺结合的现实特征,但若要使其获得创新性发展,就必须将其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从而丰富现代舞蹈的艺术形式,推动现当代舞蹈艺术事业的健康发展。

    2024年14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品鉴_物志

  • 分析工笔画创作色彩的发展与情感

    邓立辉;

    <正>在漫长的封建历史长河中,中国工笔画艺术作为古代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极具艺术研究价值。从现存最早长沙东南郊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战国时期《人物龙凤帛画》看,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工笔画艺术就已有较高的工艺水平,特别是马王堆出土的这幅工笔画,线条流畅,描绘精细,色彩绚丽,从而奠定了中国工笔画源远流长的文化根基。

    2024年14期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1K]
  • 清代青花瓷之美——烟台市博物馆馆藏四件清代青花瓷器赏析

    孙纬陶;

    <正>青花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清代达到了制作技艺和艺术审美的又一高峰。本文以四件清代青花瓷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它们的造型、纹饰、釉色、材质等方面的特点,探讨了清代青花瓷器的工艺成就、审美趣味和文化内涵。清代青花瓷器不仅继承了明代的精湛技艺,更在器形、装饰和品质上实现了创新和突破,从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这些瓷器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皇家艺术追求,也使其成为清代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四件器物的分析,我们得以一窥清代青花瓷之美的精髓所在,深度领会这一时期中国陶瓷工艺的巅峰成就。

    2024年14期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0K]

品鉴_笔墨

  • 书法艺术鉴赏对于临摹创作的启示

    冯晓彤;

    <正>在我国,书法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我国在漫长历史发展中有许多的优秀书法艺术作品,这些作品虽然在诞生之初并不具备较高的艺术价值,但作品若能受到群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可,那么便可以持续提高其艺术价值。我国许多临摹创作者为持续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会不断参与书法鉴赏活动,通过关注书法艺术作品的创作方式和价值属性,受书法鉴赏的影响,让自身临摹创作的成果更加显著。本文主要对书法艺术鉴赏,对临摹创作的启示详细分析。我国艺术领域中的临摹创作者,鉴于书法艺术鉴赏所具有的特殊性,从艺术鉴赏角度出发,探索获得启示的不同路径,如选取优秀书法作品中的笔法、墨法、章法、风格等元素进行临摹,不求形似,但追求神似,最终,创作出属于自身独有的书法风貌。

    2024年14期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 苏东坡书法尚自然思想与审美价值

    易蓉;

    <正>作为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和书法大家,苏东坡以其超脱世俗的自然思想和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而闻名。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精湛的技艺,更体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强调文学与书法的融通,他认为书法应该如诗如画,追求自然和谐之美。他的作品风格狂放不羁,却又在自由中展现出规范和多样性。苏轼的书法作品,如《黄州寒食帖》和《赤壁赋》,不仅是他书法技艺的展现,更是他自然思想的体现。他的书法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追求个性人格美的典范。

    2024年14期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品鉴_丹青

  • 国画在培养高校美术学生创新能力中的应用研究

    王国栋;

    <正>本研究旨在探讨国画在培养高校美术学生创新能力中的应用。首先,通过分析时代发展的要求、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及国画教育的发展需求,论证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其次,对高校美术教育中中国画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包括教学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当以及实践环节缺乏等。最后,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包括展现国画魅力、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基本功训练以及创新教学方式,以期促进国画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创新应用,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国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4年14期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品鉴_媒介

  • 影像与时间——德勒兹对电影中时间的哲学思考

    尹韵雅;

    <正>“时间”的观念是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诸多思想家例如,柏拉图、奥古斯丁、笛卡尔、康德等都有关于时间的论述。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在谈及电影及其时间符号时,通过重述和发展另一位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思想,提出了“运动-影像”(movement-image)和“时间-影像”(time-image)的概念。对于德勒兹来说,哲学是问题导向的思想运动,而时间的问题是最原初的问题。在他的作品《电影1》和《电影2》中,德勒兹所探讨的不是关于新的电影理论或是概念,而是试图通过对电影哲学式的反思,重新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探寻思维与艺术的共振。按德勒兹的说法,谈电影实际上就是谈哲学,因为电影的表现方式实际上同我们观照世界的方式如出一辙。本文将以德勒兹对于时间概念的回顾与思考为线索,探寻电影哲学理论中展现的、非常规意义的“时间”。

    2024年14期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 数字化背景下以“知识为基,能力为重,德育为先”——《品牌发布与舞美》创新探究

    蔡小雨;

    <正>一、课程介绍与学情分析(一)课程介绍《品牌发布与舞美》主要培养学生舞台空间设计能力。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课程紧扣国家对数字化发展需求进行创新与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字舞台设计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数字软件制图完成舞台设计,

    2024年14期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0K]
  • 演员的内心世界与角色塑造

    李雨燊;

    <正>演员的内心世界与角色塑造的发展历程是跨越数世纪的演变过程,与戏剧、电影和表演艺术的发展紧密相连。在古典戏剧时期,演员们通过面具和夸张的身体语言来表现角色,角色塑造技巧较为粗糙。18世纪和19世纪,演员舞台剧开始注重角色的心理层面演绎,尝试通过内在情感的表达来塑造角色。20世纪初,随着电影的诞生,演员的内心世界与角色塑造进入了新阶段。默片演员主要以肢体动作和表情来传达情感,而声音和彩色电影的出现则拓宽了演员表演的维度。20世纪中叶,方法演技的兴起对演员的表演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强调演员应完全沉浸在角色中,并通过自我体验的方式真实表现角色情感。进入现代,演员的内心世界与角色塑造趋于多元化和个性化,演员需要在掌握传统表演技巧的基础上,具备即兴表演、跨文化交流和多媒体表演的能力。

    2024年14期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 沉浸式戏剧交互性研究

    邹爽;

    <正>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观众对观演一体化的需求提升,戏剧文化正在进行变革,沉浸式戏剧表达方式逐渐推向公众的视线。相对于传统的舞台而言,“沉浸式”戏剧极大地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性。现有的以行为交互为主的沉浸式戏剧设计主要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身体接触,而结合多媒体技术构建的交互式系统则为这种新型的沉浸式戏剧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4年14期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品鉴_音韵

  • 高校钢琴专业学生乐感培养的可行性研究

    张译文;

    <正>在高校音乐类专业的教学中,乐感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艺术道路的发展和成就,良好的乐感可以更好地理解钢琴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演绎创作的能力。因此,在高校钢琴专业教学中既要加强学生钢琴理论知识和演奏技术的学习,也要增强对学生乐感的养成,采取多种方法有目的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的乐感,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和表演中能欣赏和感受钢琴音乐的美,充分理解钢琴音乐作品的内涵,才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钢琴艺术的精髓,使钢琴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2024年14期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 如何应用音乐艺术疗愈群众心理健康问题——以音乐艺术教育为例

    汤娜;

    <正>近些年,我国群众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率越来越高,直接影响着群众健康生活。音乐艺术教育存在着娱乐性和指导性,已经被诸多干预机构所重视。本文主要以如何应用音乐艺术教育疗愈群众心理健康问题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进行音乐艺术教育基本概述,其次从保障人的智力健康、情绪健康、精神健康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音乐艺术教育对人心理健康产生的作用与疗愈,目的是更好地体现音乐艺术教育价值,给相关研究带来条件支持。

    2024年14期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 中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的作用及演奏技巧

    刘芳;

    <正>一、前言中提琴是一种弓弦乐器,其音色厚实、温暖而丰满,在交响乐队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音乐王国里,交响乐队是属于器乐大家族,主要分为打击乐组、铜管组、色彩乐组、木管组、弦乐组,以其中的弦乐组为例,包括中提琴、小提琴、倍大提琴、大提琴。在交响乐队中,中提琴虽然是较晚被中提琴家加以运用,但中提琴慢慢成为重要乐器,有其独特的音调、音色,而且中提琴的颤音、双音及泛音对于交响乐作品的演奏有重要意义。从音域层面而言,中提琴可以连接小提琴与大提琴,是重要的桥梁;

    2024年14期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 流行音乐中包含的民族音乐元素分析

    张月月;

    <正>在全球化浪潮推动下,流行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传播力,成为现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民族音乐元素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和艺术资源,被越来越多地融入流行音乐作品中,不仅丰富了音乐表现力,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交流。本文通过剖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的不同内涵,探讨民族音乐元素对流行音乐创作的影响,重点分析流行音乐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与融合,希望能够对流行音乐风格的形成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现实的推动意义。

    2024年14期 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1K]
  • 新世纪岭南原创艺术歌曲研究综述

    马波;傅宇尧;

    <正>“新世纪岭南原创艺术歌曲”是指进入21世纪之后广东专业作曲家进行创作完成的主要艺术歌曲作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改革开放中,特别是在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应该让灿烂的岭南传统文化基因重构当代音乐作品,展现既传统又现代的新世纪岭南音乐文化。本研究综述试图在一定程度上以宏观维度整合与具体分析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将部分具有岭南音乐文化内涵的原创艺术歌曲加以梳理,为深入研究以岭南文化风貌为基因的音乐作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024年14期 162-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 钢琴音乐古典与现代的演绎比较

    李媚;

    <正>本文旨在比较古典钢琴音乐与现代钢琴音乐的演绎方式,探讨两者在音乐风格、演奏技巧、曲目选择以及音乐表达等方面的异同,以期对钢琴艺术有更深入的理解。钢琴作为西方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其音乐演绎方式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古典时期的严谨规范到现代时期的多元开放,钢琴音乐展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本文将通过对古典与现代钢琴音乐在风格、演奏技巧、曲目选择以及音乐表达方面的比较,探讨两者在音乐演绎上的异同,并分析这些差异对音乐表现力和艺术价值的影响。

    2024年14期 16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 钢琴触键技术与幼儿歌曲弹唱艺术性关系研究

    张爱梅;

    <正>钢琴触键技术是钢琴演奏的基础,对于幼儿歌曲弹唱的艺术性有着直接且深刻的影响。通过分析钢琴触键的速度、弧度、力度和方法,研究指出这些技术元素如何分别与幼儿歌曲弹唱的艺术性建立联系,进而提升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幼儿歌曲弹唱教学中,确立力量支撑点、提升触键动作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利用手腕动力和集中力量于指尖等教学方法能有效教授钢琴触键技术。通过系统的触键技术练习,能够在幼儿歌曲弹唱中更准确地表达音乐情感。

    2024年14期 17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社区_争鸣

  • 广西壮族原生民歌对高校声乐专业学生声乐技巧与演唱能力的影响

    姚启媛;

    <正>本研究以壮族原生民歌对高校声乐专业学生声乐技巧与演唱能力的影响为主题,首先对壮族原生民歌的音乐特色进行了深入剖析,丰富多样的音调、旋律和声音技巧具有独特的魅力。然后,实施了一项对高校声乐专业学生为对象的研究,让他们深入学习和模仿壮族原生民歌的演唱技巧。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个人练习中,学生们表现出了对壮族原生民歌特色的热爱和应用这些特色于其他音乐风格的演唱中的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壮族原生民歌的学习和模仿,显著提升了学生们在实际演唱中的音乐表达、技巧掌握和情感投入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对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壮族原生民歌应被广泛应用于音乐教育中,以提升学生们的演唱技能和理解,丰富音乐表达的多元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音乐教育的水平。

    2024年14期 174-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8K]
  • 中学学科交叉应用研究——以音乐课与语文课相结合为例

    张子枫;

    <正>学校教育是国家培养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美育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与优势,其中包括与智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与音乐是密切相关的两种艺术形式,本文尝试将古诗词与民族器乐相结合,弥补语文课上枯燥的古诗词背诵以及音乐课上的文化背景缺失,实现学科交叉的实践。笔者以人教版最新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的《琵琶行并序》为实践案例探讨中小学音乐教育与文化课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同时为我国民族乐器进课堂提供案例借鉴。

    2024年14期 178-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 乡村振兴视域下应用型高校设计类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张镇;

    <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应用型高校作为艺术设计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其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乡村振兴为视域,以应用型高校设计类专业为研究对象,探索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从理论阐述应用型高校设计类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强调实际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在解决乡村问题中的关键作用;另一方面,从实践中探索出应用型高校设计类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强调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教学和项目试点为主要方式的人才培养策略。

    2024年14期 18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路径分析

    李冰亮;

    <正>信息化浪潮下,高校图书馆面临数字阅读推广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在梳理数字阅读概念与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的现状,揭示了数字资源利用率低、推广方式单一、用户需求满足度不高、馆员推广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数字资源建设、创新推广方式、加强用户需求分析、提升馆员推广能力、加强校内外合作等推广路径,并从制度、资金、人才、环境等方面探讨了保障措施。研究旨在为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促进高校师生数字阅读素养的提升。

    2024年14期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 数字化驱动下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索

    黄玉;

    <正>在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数字化设计软件、虚拟现实技术等先进工具的应用,传统的设计理念与教学方式正在被重新定义,这一背景下,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师的专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不仅需要掌握这些先进技术,更要将其融入教学实践,培养出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化时代下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专业发展路径。通过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加强行业合作与实践、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等措施,旨在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的高素质环境艺术设计教师,进而提升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整体质量。

    2024年14期 18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 张朝钢琴曲《自然一号》的音乐与演奏分析

    崔庆花;

    <正>随着音乐创作领域的持续发展,创新成为推动艺术进步的重要动力。张朝,作为中国音乐创作领域的新生代作曲家,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深邃的艺术追求受到广泛关注。《自然一号》不仅仅是一部钢琴曲,它更是张朝探索音乐新境界的标志性作品。通过对《自然一号》的细致分析,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技法与艺术价值,提供深入的作品解读和演奏指导,进而深化对张朝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2024年14期 19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8K]

  • 征稿函

    <正>《艺术品鉴》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陕西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中国第一本面向社会精英阶层的艺术类、文艺人文类、艺术品类大型文化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406,国内统一刊号:CN61-1485/J,邮发代码:52-215。特别说明:1.可刊登彩版作品(画作、音乐、文物、名人简介、作品选登)2.封面、封底、封三均可刊登作品以及广告宣传。

    2024年14期 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