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鉴

独家_策划

  • 脂泽粉黛——从敦煌61窟女供养人解读五代时期女子风华

    董冰心;

    <正>敦煌壁画中女子的妆饰与中原地区一脉相通,又别有风味。显示了当时敦煌地区妇女独特的精神风貌。目前对敦煌莫高窟艺术遗产中的女子形象研究主要集中在妆容与服饰两方面,其中研究成果最为完备的是服饰,妆容相对而言较少。我有机会在敦煌地区实地考察近半月,并近距离学习研究,其壁画中女子的妆容令我印象深刻,通过实地考察、文献资料和画像的对比分析,本文以敦煌莫高窟61窟女供养人为例,浅析五代时期女子的风华,试图了解当时敦煌地区妇女的生活面貌和审美趣味。

    2024年15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2K]
  • 漆与纤维在壁画创作中的跨界运用

    张奕璇;

    <正>壁画艺术不是小众的、个人的艺术形式,它是为普罗大众而服务的、综合的、内容丰富的大众艺术。壁画艺术的方向是综合的,它的呈现方式各种各样。漆艺与纤维艺术经过漫长的发展,如今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包含在壁画艺术的体系之中。众多的壁画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壁画语言的表现形式、技术材料、传播途径、观赏方式都会出现新的变化。壁画创作在科技社会时代的影响下,以各种新兴形式出现。当代壁画材料的探索在进一步消解原有的创作程式与规范,并在不断融合其他艺术门类的最新发展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建构起新时代壁画创作观念的核心内涵,本文意在选取漆艺与纤维材料在壁画创作中的运用,体现漆艺与纤维材料特有的美感,魅力与丰富的表达、艺术语言的创新突破以及它的外延性包容性,从而展现出壁画专业跨学科、无边界的特性。

    2024年15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5K]

聚焦_甄选

  • 心理的距离在美感经验中的表现——以杰克逊·波洛克的《1948年第5号》为例

    赵葳;

    <正>本文旨在以杰克逊·波洛克的代表作《1948年第5号》为例,深入探讨心理距离在美感经验中的具体表现及其重要性。首先,论文概述了心理距离的概念以及美感经验中心理距离的理论基础及其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接着分析了作品《1948年第5号》特别关注其作品中表现的心理距离特征。波洛克的滴画技法使得画面呈现出一种随机性和偶然性,这种非传统的创作方式在观者与作品之间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心理距离。这种距离使观者能够超越日常经验,以全新的视角去欣赏和理解作品。

    2024年15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8K]
  • 分析何香凝先生与潘玉良女士艺术风格异同之根源

    龚小洋;

    <正>何香凝与潘玉良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女性画家,两位在艺术上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在我国近现代美术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且都有佳作传世。而何香凝与潘玉良在身世、家世渊源方面天差地别,在后来艺术实践的表现方式上又是一中一洋,但她们都具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具有西洋绘画素描、色彩等技法的基础,虽然都是女性,但其作品及做人方面也都能迸发出慷慨豁达的气概,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

    2024年15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 中国古代屏风的实用与美学双重价值体现——以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中场景为例

    王禹心;

    <正>屏风作为我国古代传统家具的特色代表之一,里面蕴含着中国浓厚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区别于其他传统家具,屏风具有功能实用性与艺术审美性的双重作用,它具有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的使用功能;同时屏风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亦值得探索。而时至今日,屏风的实用与美学价值仍为现代家具设计发展与空间组织形式、现代工艺美术与造物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因此,本文将基于中国古代传统绘画场景中所表现的典型屏风样式,结合当时朝代的社会背景对其实用功能与美学价值进行分析与阐述,呼吁当下社会重视和探索屏风在当代设计的功能与意义,重拾中国古代造物思想精髓的理解。

    2024年15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9K]

大家_深度

  • 论大遗址保护利用中的考古支撑——以桂林靖江王府及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

    彭军;

    <正>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在大遗址保护利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文物局颁布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更是直接把“坚持考古支撑”列为大遗址保护利用的重要原则。本文以桂林靖江王府及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回顾靖江王府及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过程中考古工作的模式和经验,探讨大遗址保护利用中的考古支撑问题,以期为其他大遗址保护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4年15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2K]
  • 在当代景观空间中解读中国私家园林隐秀之美

    王苗媛;

    <正>“隐秀”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刘勰所着的《文心雕龙》中,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特点之一。“隐秀”之于中国私家园林即是指高筑围墙,屏去园外的闹市繁景,使之成为一个与世隔绝、闹中取静、景观内化的人间天堂。由于中国私家园林用地有限的局限性,常通过多样化的造园置景手法将得意之景隐于幽处,利用山、石、树、亭来分隔空间,利用廊、桥组织迂回的动线,形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移步换景的格局,无形中引导人的主观探索与心理变化,进而创造丰富的感官体验。中国古典美学与古代造园思想触类旁通,在当代景观空间中也多有呈现,本文以“苏州费孝通江村纪念馆”以及“莫干山青骊民宿”为研究案例,分析当代景观空间设计中的园林性,以期延续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文明。

    2024年15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0K]

大家_视点

  • 基于手工艺的残健融合社区构建模式研究

    杜珊;王佳乐;李昕衡;

    <正>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手工艺的残健融合社区构建模式,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分析,研究手工艺在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入、增强社区凝聚力及传承发展传统手工艺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提出一种可行的模式和实施策略。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残障人士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需求日益凸显。社会应当积极关注手工艺在残障人士康复和融合发展中的作用,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残障人士的幸福生活和社区融合做出更多的贡献。

    2024年15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 分析辽代文化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白慧茹;

    <正>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发展史,辽代历史在中华文化的发展演进中处于一种动态且相互交叉整合的历史节点之中,并由此形成了在游牧民族文化和当时高度发达的汉族文化的大碰撞下,二者彼此冲击、相互吸纳、共同成长的历史特征,正是在此历史背景下,突然迸发的中华文化大碰撞,同境内契丹、汉族以及其他各族人民,一起创立并传播了以汉文化为基础而又具有草原牧业历史特征和时代特色的辽代历史文化,而艺术也就随着这种历史的发展演进而随波逐流。

    2024年15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图书馆优化读者服务的创新研究

    李冰亮;

    <正>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学术资源与信息服务的核心枢纽。互联网时代,读者对图书馆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服务模式亟须创新优化。本文在分析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图书馆服务创新经验,从服务理念、资源整合、馆员培训、空间改造、信息素养教育、新技术应用、跨界合作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旨在为推动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变革、提升服务品质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更好地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彰显图书馆的服务价值。

    2024年15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0K]
  • 美术作品评价标准的构建与实践

    袁婷;

    <正>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以单纯的学科知识体系所构建的课程,搭建了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形成的课程平台,而美术作品展评活动作为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随着艺术创作的繁荣与多元化,制定一套科学、公正、具有操作性的评价标准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有助于观众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和意义,还能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指导和支持。本文将对美术作品评价标准的构建与实践进行深入探讨。

    2024年15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博览_传承

  • 从锡伯族文明探源中汲取民族文化价值研究

    周锐航;唐飞;杜桂萍;

    <正>锡伯族是我国古代鲜卑的后裔,从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历史资源中,探寻锡伯族图案纹样运用以及民族精神文化特点,通过研究锡伯族西迁历史及民族精神奠定了农业生产发展方式,为中华民族注入新内涵。探究锡伯族文化的历史性、传承性、多元性,更好地将锡伯族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涵永久流传,时代价值发扬光大。

    2024年15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 跨文化视域下福建地区服饰文化的交融

    王婷;

    <正>服饰文化是区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在跨文化传播的话题中,文化是流动的发展的,随之带来的服饰文化也是变化的。服饰文化其典型之处主要展现在它服饰款式、色彩、图案等形制的多变上。中国福建地区与以马来西亚为代表的南洋地区自古有着密切深入的文化往来,这种流动、碰撞的文化亦选择了地区服饰为载体体现出来。本文基于跨文化传播视角,以流动的文化为研究背景,结合福建典型民俗服饰:惠安女服饰、湄洲女服饰、蟳埔女服饰,与东南亚本土女性民俗服饰、峇峇娘惹女性民俗服饰进行对比研究,分别在款式、色彩、图案、寓意、功能等方面进行挖掘。中国福建地区民俗服饰与南洋地区民俗服饰,由于社会全方位的文化交流与碰撞,导致了福建地区民俗服饰文化进行了发展与转变,同时都展现出了对本文化的发扬与坚守,对他文化的吸纳与借鉴。

    2024年15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 海南儋州山歌的押韵

    陈有济;

    <正>儋州有“诗乡歌海”之称誉,这里的群众喜爱演唱儋州山歌。有一首儋州山歌很好地道出了儋州山歌的普及程度:“儋州自古称歌海,山歌催得百花开。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儋州山歌用儋州话演唱,押韵严格,结构规整,一般以七字为一句,以四句为一首,可以独唱,也可对唱。除了押韵严格,儋州山歌还有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富有哲理等特征,是民间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绚丽之花。郭沫若曾赞称:“儋州山歌不亚于唐诗”。2009年,儋州山歌被列入海南省第二批省级非遗名录。

    2024年15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戏曲精髓”戏曲进乡村

    李梦;

    <正>在浩瀚的中华文化长河中,戏曲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戏曲艺术面临着传承断层的危机,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限制,戏曲艺术更是难以为继。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戏曲精髓,近年来,一场“戏曲进乡村”的文化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一活动旨在将经典的戏曲艺术带入乡村,让广大农民朋友近距离感受戏曲的魅力。本文通过分析戏曲进乡村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戏曲进乡村实施的改进措施,以期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2024年15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4K]
  • 关于传统刺绣在新时代传承与发展的一点思考

    李昕;

    <正>传统刺绣是一种古老而精湛的手工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中极为珍贵的物种之一,位列我国十大国粹。刺绣的历史可追溯到几千年前,远古时期的人们就开始使用针线在布料上进行刺绣来装饰衣物和家居用品。不同国家和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刺绣风格,如中国的蜀绣、日本的和纺织、法国的刺绣等。我国传统刺绣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逐渐演变出了多样化的刺绣样式和工艺技巧,依据各地风土人情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不同绣种,其中以苏、湘、蜀、粤四大名绣为首,在明清时期技艺已达巅峰,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深受其他国家人民的喜爱。

    2024年15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 元杂剧的音乐宫调与声情

    包温都尔夫;

    <正>一、引言元杂剧作为中国戏曲音乐史上最为重要的剧种之一,其音乐宫调体系既彰显了古代音乐理论的精髓,也为声情表达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载体。元杂剧的宫调体系继承了宋金时期诸宫调的基本格局,即根据笛的音高确定各宫调的律位关系。这一体系不仅规范了元杂剧音乐的创作与演奏,也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塑造与情感表达奠定了基础。

    2024年15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4K]
  • 蒙古族叙事民歌的现当代转型路径——以《嘎达梅林》为例

    王雪霏;

    <正>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一将古代文明传承至今的国家。中华民族文化,包括传统音乐文化,是保证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屹立数千年不倒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条件。蒙古族叙事民歌起源于古代蒙古族游牧生活,在蒙古高原生存繁衍,创造了具有鲜明特征、与自身生产、生活、精神世界息息相关的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宝藏,在蒙古族文化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创造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成为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蒙古族文学和音乐的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4年15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4K]

博览_艺苑

  •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艺术设计策略研究

    张敏;

    <正>一、引言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而艺术设计在乡村旅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艺术表达,能够有效提升乡村的整体吸引力。艺术设计不仅可以美化乡村环境,还能赋予乡村独特的文化内涵,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无论是景观设计、建筑设计,还是公共艺术项目,都可以通过艺术设计来展现乡村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2024年15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 广告创意设计中的文化属性研究

    戴红妹;

    <正>广告的传播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进,从原始的口耳相传、纸质媒介途经广播和电视最终发展至今日的网络传播,这一演变不仅显示了媒介技术的进步,更体现了媒介转变对广告影响力的深远影响。虽然传播媒介的发展极为关键但广告的核心效能仍然离不开文化元素的深入融合。文化创意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广告信息的传播效率也显著扩展了其影响范围,使广告能够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示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广告的创意表现形式展现出多样性文化属性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广告的创意构思和最终效果。

    2024年15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 基于感性工学的香山文化地域特色字体设计研究

    张武志;吴莹;周昆乔;

    <正>目的:为了传承和发扬香山文化,以香山文化为研究对象,提出适用于香山文化地域特色字体设计的新模式;方法:通过感性工学原理研究方法,感性概念确定、感性测量、感性分析三个阶段进行,确定了香山文化地域字体从结构、调性、风格三个维度的概念特点,总结地域文化特色字体设计的理论架构和设计流程,完成香山文化地域特色字体设计的设计方案;结论:将地域文化资源提炼成设计语言融合到字库字体设计中,使字体更具有地域文化内涵;使其字库字体设计表现方式更加多元化,香山文化地域特色字体使传统的地域文化拥有一种现代的表达方式。

    2024年15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3K]

博览_艺论

  • 以惠州独特非遗文创设计赋能乡村发展

    李娜;

    <正>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如何将非遗传承保护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也成为地区经济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非遗文创的设计与推广,不仅能解决非遗传承与保护中的问题,也能解决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困境,推动乡村振兴的落实。但目前在非遗文创的实际设计中,往往面临一些问题,如同质化严重、缺乏品牌建设等,会影响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的效果,不利于推动乡村振兴。为此,本文将从非遗文创设计角度,探讨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提升非遗文创设计效果,在弘扬、传承非遗的同时,也能实现乡村振兴。

    2024年15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非常_观察

  • 数字化语境中传统公共艺术的表现与空间展示研究

    蔡载胜;冯叶;

    <正>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公共艺术的表现与空间展示正经历着重大变革。本文旨在探讨在数字化语境中,传统公共艺术如何适应新的展示方式和观众需求,以及这种转变对艺术作品的意义和公众互动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具体的艺术项目案例,本文揭示了数字化技术如何增强艺术作品的互动性、可达性和沉浸感,同时也讨论了在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挑战和问题。

    2024年15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9K]
  • 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环艺设计中的应用

    黄颖迪;

    <正>本文旨在探讨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如何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创新性应用,以提升设计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通过对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艺术特征深入剖析,揭示了其在现代设计中面临的挑战,如文化表达的表面化、风格冲突、功能适应性问题以及技术难题。同时,分析了当代环艺设计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强调了文化背景研究、风格协调和技术突破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一系列应用策略,包括传统装饰内涵和手法的融合、材料选择与技术创新,以及创新思维下的个性化表达。最后,我们论证了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应用对于增强地方文化认同、推动可持续设计以及提升设计独特性的积极影响。本文的研究为环艺设计师提供了一种理解和运用传统文化的新视角,以期促进传统与现代设计的和谐共生。

    2024年15期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2K]
  • 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办公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探析

    刘岩;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人们对办公空间的舒适度、安全度、体验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促使办公空间成为影响员工对企业整体评价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企业需要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对办公空间进行持续性的更新改造。而如何设计出契合员工需求的办公空间更新改造方案,是设计师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文章借鉴人文关怀理念的相关内容,着重对办公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价值,以及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和可以采取的具体策略进行了讨论分析,旨在丰富设计师在办公空间更新改造设计方面的思路和方法。

    2024年15期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 基于适应性更新的鞍山台町街区改造策略研究

    屈茁;

    <正>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城市文化形象的代言者。它保留着许多时代的街巷空间风貌和建筑空间特征,因此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城市的现代化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冲突日益显著,承载历史记忆的传统建筑或被废弃,或成为破败杂乱的典型,城市记忆也随之不断丢失。历史街区作为城市记忆的承载,在历史和日常生活之间起到了重要的关联作用,对其进行保护尤为重要。本文以鞍山市台町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焦点,从适应性更新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和总结了如何保护和有效利用台町历史文化街区的各种策略和方法,旨在为历史街区保护及更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2024年15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2K]

专题_聚焦

  • 藏族舞蹈的跨文化交流与影响研究——传统艺术的全球化视角

    蔡顺帆;张小双;

    <正>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传统艺术形式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藏族舞蹈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旨在从全球化视角出发,深入探究藏族舞蹈的跨文化交流与影响,以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藏族舞蹈,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藏族舞蹈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传播到世界各地,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形式进行交流与碰撞,产生了巨大的跨文化影响。

    2024年15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品鉴_物志

  • 基层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利用探索——以鄢陵县博物馆为例

    吴燕杰;

    <正>2018年被称为“文旅融合元年”,2021年河南省委正式提出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鄢陵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及时把握时代脉搏,紧跟国家政策,让文物活化利用,把文创产品的开发作为时代的使命。鄢陵县博物馆预开发一批文创产品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经济发展,满足人们对艺术和美学的欣赏与追求,把文创产品融入人们生活中来,无形之中延续了中华文化血脉,开发文创产品是社会的需求,是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4年15期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4K]
  • 智慧博物馆视域下山东博物馆展示设计探悉

    司世同;

    <正>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催生了各领域理论的产生与实践的探索,在博物馆领域,智慧博物馆概念的提出为博物馆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山东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对其展示设计进行分析。山东博物馆展厅众多,展示方式多样,首先,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将馆内展示方式分为实物展示、图文说明、显示屏、AR、VR、数字投影、研学活动及线上展示等八种展示方式,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观众的参观行为与参观体验展开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最后,将分析结果结合智慧博物馆内涵进行探究,明晰山东博物馆在展示设计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得出山东博物馆展示设计的优化方案。

    2024年15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2K]
  • 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创新邯郸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路径的探索与研究

    陈慧;李静;

    <正>博物馆是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守护者,沟通着一地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邯郸市现有14家国有博物馆,类型多样、馆藏资源丰富,是传承与宣传邯郸历史文化的重要阵地和平台。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邯郸市各博物馆在创新邯郸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探索,把更多的观众“引进来”,邯郸历史文化“推出去”。

    2024年15期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5K]

品鉴_丹青

  • 丹青的古韵新风——当代岩彩画中的国画技法续新

    刘卓恒;

    <正>从人类族群诞生起,人类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看所想通过各种形式各种媒介记录下来,由线条和颜色组成的图像,对叙事纪实有着很强的表现作用。而颜色相较于线条造型,其表现物质媒介相比线条所具备的条件更为苛刻,自原始朴素阿尔塔米拉壁画开始,原始的绘画颜料取自于天然矿物质,在洞窟内岩石上完成,以红、黑、褐、紫为主,之后再到绚丽多彩的敦煌壁画,颜色提取更加成熟,人们将彩色矿石研磨成粉,掺入胶水,在岩石、墙壁、陶器、洞窟中绘制图画,后伴随着绢本和纸张的出现以及植物性颜料的诞生慢慢形成了传统中国画,矿物质也被应用于工笔重彩和大量壁画中,因此中国画作为我国独特的绘画表现形式,经历千年的发展,在早期颜料这一媒介上与矿物质颜料绘画所用颜料甚至同宗同源,直到随着时代发展,重墨轻彩概念深入人心,传统水墨国画大放异彩,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绘画理论技法。

    2024年15期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3K]
  • 重彩人物画创作在传承中的当代研究

    王晓松;

    <正>中国重彩人物画在传统与当代的交融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画家们继承传统重彩绘画的精华,又引进西方造型观念和色彩理念,重构艺术表现语言,寻求自身的突破与发展。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中国重彩人物画的当代处境;第二,重彩人物绘画实践中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与交融;第三,当下重彩人物画艺术语言的具体表现。

    2024年15期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品鉴_媒介

  • 数字媒体艺术对动画设计的影响

    卢禹臣;

    <正>在社会经济以及文娱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动画设计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一大领域。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提高动画设计水平,创作高质量的动画作品,有必要深入研究数字媒体艺术与动画设计,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媒体艺术能够为动画设计创作提供技术支持,丰富动画作品内容与内涵,提高动画作品的审美价值,所以需要积极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在动画设计中,强化动画设计效果。

    2024年15期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0K]
  • 后影像时代的新媒体艺术——数字媒体与当代艺术的融合

    黄冉薇;

    <正>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数字媒体技术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运用数字媒体进行艺术探索已变成时代潮流,并且新媒体艺术也在影响着人们生活,需要细致分析数字媒体与当代艺术的融合,以便为新媒体艺术发展提供帮助。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后影像时代下的数字媒体与当代艺术融合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4年15期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0K]

品鉴_音韵

  • 音乐感知力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

    李崇航;

    <正>音乐感知力是钢琴演奏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它对于提高演奏者的演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演奏家开始关注音乐感知力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便于推动音乐教育和钢琴艺术深入发展。然而,关于音乐感知力在钢琴演奏中的具体作用及其培养方法的研究仍显不足。因此,本文对音乐感知力进行介绍,积极分析音乐感知力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提出在钢琴演奏中培养音乐感知力的策略,对未来钢琴演奏教育中音乐感知力培养进行展望,旨在为音乐感知力的培养提供指导,切实提高钢琴演奏者的演奏水平,确保听众更好地感受钢琴这门艺术的魅力。

    2024年15期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 城市中的“百日”博物馆——分析卡塞尔文献展助力城市发展

    赵子婧;

    <正>五年一届的卡塞尔文献展自1955年发展至今,是与威尼斯双年展和圣保罗双年展比肩的世界三大艺术展之一,因为其先锋性和长周期性而备受艺术界和社会的关注,而除此之外卡塞尔文献展也成为德国卡塞尔的文化名片,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将这座逐渐落寞的工业小城打造为具有知名度和品牌化的艺术之城,可以说卡塞尔是被艺术改造的城市。本文从卡塞尔文献展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出发,探索其作为城市中“百日”博物馆的工作模式,是如何打出“文化牌”并与城市发展结合,最终通过这一周期性的展览形式构建具有文化属性和精神坐标的城市,助力城市发展并促进了城市软实力提升。

    2024年15期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8K]
  • 粤语合唱作品排练中的咬字吐字

    陈奕彤;

    <正>咬字吐字是合唱训练气、声、字链式滚动的重要表现环节,它影响合唱音色的协调统一,在二度创作中,对集体抒发作品的思想情感以及表达作品的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明代音乐家魏良辅在《曲律》中曾提出“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字清”,即咬字吐字要清晰、纯正、圆润,并作为“三绝”之首。而粤语声调有“九声六调”,正因声调较其他语种丰富,从而给人一种说粤语就有“自带旋律”的感觉。所以在粤语合唱排练中,咬字吐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粤语以其独特的发音特点和丰富的语调变化,要求合唱成员在演唱时既要保持语音的准确,又要追求声音的和谐统一。在排练过程中,成员们需要特别关注声母、韵母的发音,确保字头、字腹、字尾的清晰表达。

    2024年15期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 民族音画《八桂大歌》中合唱与指挥的舞台艺术分析

    梁陈相;

    <正>民族音画《八桂大歌》作为广西艺术的杰出代表,以其独特的合唱编排和指挥艺术赢得广泛赞誉。通过对合唱与指挥的舞台艺术进行分析,展示了《八桂大歌》在表现民族文化、提升舞台表现力和实现艺术创新方面的卓越贡献。该作品不仅在国内外巡演中取得巨大成功,还在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广西文化艺术的典范。

    2024年15期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8K]
  • 亨德尔声乐作品演唱训练价值分析

    王思盟;

    <正>美声唱法是意大利民歌唱法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亨德尔的声乐作品则是美声音乐的杰出代表。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演唱形式而言,这类美声唱法可以让作曲人以及演唱者的内心心理活动和情感准确表达出来,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效果。目前,针对亨德尔声乐作品的声乐训练价值的研究是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就亨德尔声乐作品演唱训练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并就其具体的声乐作品解析来对其中的演唱风格和训练方法进行探究。

    2024年15期 149-15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 高校美育工作中的音乐实施对策探讨

    王浩宇;张亦烜;

    <正>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音乐在高校美育工作中的价值愈发显著,既能完善美育工作体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促进校园音乐文化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做好美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围绕高校美育工作中的音乐教育展开研究,简要分析了音乐在高校美育工作中的价值,进一步探讨了音乐教育的实施原则,结合当前高校美育工作中的音乐实施难题,从几个方面出发提出几点相应的优化对策,旨在挖掘音乐教育中的美育价值,提高美育工作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2024年15期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 歌剧表演艺术对声乐技巧提升的影响分析

    郭星辰;

    <正>声乐技巧在音乐表演中占据核心地位,是音乐表演者艺术表达和技术展现的重要手段。歌剧作为一种复杂而多元的艺术形式,结合了音乐、戏剧、舞台表现等多方面的要求,对表演者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歌剧表演中,声乐技巧不仅仅是单纯的歌唱技巧,更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需要演唱者在音乐表达、角色塑造和情感传递等方面达到高度的协调与统一。因此,研究歌剧表演艺术对声乐技巧提升的影响,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重要性,也对实际的声乐教学与训练具有指导意义。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探讨歌剧表演艺术如何通过其独特的训练方式和表演实践,促进声乐技巧的提升。通过分析歌剧对声乐技巧的特殊要求,以及歌剧训练对演唱者综合能力的锻炼,进一步揭示歌剧表演对声乐技巧提升的具体机制。

    2024年15期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9K]
  • 手风琴独奏曲《打虎上山》的民族性分析与演奏

    马吉翔;

    <正>追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戏曲艺术始终是文化长河中绚烂的瑰宝,手风琴作为一件西方外来乐器,通过我国优秀手风琴艺术家在实践过程中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在演绎一些中国音乐作品时发挥了独特的效果。本文选自手风琴改编经典京剧作品《智取威虎山》中的选段——《打虎上山》,以作品的民族性体现和手风琴演奏两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分析戏曲音乐与手风琴创作相结合的特点以及手风琴演奏者在练习这部作品时需注意的情感把控和技术要点,为广大手风琴演奏者提供一些演奏建议。

    2024年15期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0K]

社区_争鸣

  • 高职院校对地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探索——以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杜小满;

    <正>高职院校因其区域分布特点和办学特点,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实践中呈现出强烈的在地性与蓬勃的活力,这是其相较于本科院校所特有的优势。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通过非遗传承、非遗科研、非遗创新、非遗推广与培训,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高素质新型非遗技术技能人才开展了不懈的实践和探索。一、高职院校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区域优势

    2024年15期 164-16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漫谈

    周鑫;

    <正>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一直令人担忧,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发现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不佳、学生的就业预期过高,而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没有优势;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的作用不明显,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规划以及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预期过高、不切实际。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做好大学生的就业规划;第二,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和就业方式;第三,对所带学生进行整体分类、规划,细化就业工作;第四,有针对性、一对一的为学生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第五,关注就业工作、掌握所带学生的就业状态。

    2024年15期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 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中的传承之路

    杨继文;

    <正>家庭作为社会的重要单位,家庭教育质量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养,更对社会的稳定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随着我国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进程,需在开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本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意义,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现状,并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之路,旨在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2024年15期 171-173+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的音乐教材分析

    阮悟奇;赵露;

    <正>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进程的最后阶段,高中音乐教育延续了音乐学科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职能。因此,在“立德树人”新时代背景下,普通高中音乐教育需发挥其独有的德育功能。本文以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为分析对象,以立德树人落实为目的,旨在对高中音乐教材中的音乐作品根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进行归纳分析。

    2024年15期 174-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7K]
  • 无伴奏演唱对艺考生综合素养要求的分析

    冉保华;

    <正>在声乐考试中,钢琴伴奏被视为一种必要的辅助手段,伴奏者根据考生的演唱节奏和风格,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演奏速度和强度,与考生的演唱相配合,助力演唱节奏的稳定性和确保音准,更好地理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加强自己的节奏和音乐感,在演出中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义,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分散听众和评委的注意力,甚至会掩盖考生的弱点。从2023年起山东省艺考统考要求全部清唱,不允许伴奏,这让评委更加专注于声乐技巧和表演质量,以此区分考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水平。声乐考试不用伴奏,对考生来说,一方面省去了与伴奏合乐的麻烦;

    2024年15期 178-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 江西稻作文化在高职设计中的实践探究——以万年大米包装设计为例

    谢梦卿;肖玉;杨博涵;

    <正>万年县稻作文化体现了当地的地域特色,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本文以江西稻作文化为例融入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通过资料查阅江西稻作文化历史渊源,对江西稻作文化提取设计元素并进行解析。调研当下大米包装设计现状,分析万年大米包装设计需求,探讨江西稻作文化融入大米包装设计的方法和价值意义。

    2024年15期 182-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5K]
  • 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用策略

    夏菁菁;

    <正>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严峻挑战,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由于学业竞争、情感问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音乐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将介绍音乐治疗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策略,并探讨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的作用。

    2024年15期 186-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4K]
  • 多元文化理念在高校打击乐学习中的应用

    白海川;

    <正>打击乐是一门融合丰富多元文化精髓的音乐形式,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魅力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打击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学实践中应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本文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角度出发,参考音乐教育哲学等理论,探讨了高校打击乐教学面临的各种问题,相对应地提出了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高校打击乐教学策略。这些策略有助于有效提升高校打击乐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

    2024年15期 18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 藏羌民族传统音乐元素在高校音乐中的传承融合与实践的研究

    陈春海;

    <正>藏羌民族传统音乐作为传统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可以充分体现出民族的精神面貌。在新时代背景下,藏羌民族传统音乐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如何让高校承担起文化传播的责任,促进民族传统音乐继续传承和发展值得深思。基于此,文章先是对民族传统音乐进行了简单概述,然后分析了高校进行藏羌民族传统音乐教学的意义,最后探讨了藏羌民族传统音乐元素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融合与实践路径,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2024年15期 19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 征稿函

    <正>《艺术品鉴》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陕西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中国第一本面向社会精英阶层的艺术类、文艺人文类、艺术品类大型文化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406,国内统一刊号:CN61-1485/J,邮发代码:52-215。特别说明:1.可刊登彩版作品(画作、音乐、文物、名人简介、作品选登)2.封面、封底、封三均可刊登作品以及广告宣传。

    2024年15期 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