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辰芳;刘慧;
<正>畲族民歌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畲族题材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声音元素,但是畲族民歌无标志性乐器配乐及站定演唱的特征给畲族题材电影在视听表现上增加了难度。从第一部畲族题材电影《喜鹊岭茶歌》到《妈妈我们回家》,畲族民歌在电影中的呈现方式逐步回归原生态,畲族民歌在电影中的运用对传承和弘扬畲族文化、丰富电影表现手法、推动畲族题材电影发展和创新,以及提升畲族题材电影的文化价值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年18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5K] - 刘逸馨;
<正>MIDI键盘是新时代的产物,也是现代乐器中最为鲜活的血液之一。说起MIDI键盘,它的名字也许会让人感到有些陌生,MIDI键盘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之一,虽然现在它还并没有被戏曲乐队广泛运用,但只要是使用过的人都能够明白,它的加入,对于戏曲乐队来说,效果是令人十分惊喜的。而且更能丰富细腻的表现戏剧人物的情感和规定情境的特定气氛,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让MIDI键盘在湖南花鼓戏戏曲乐队的改革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4年18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1K] - 邓光辉;
<正>民歌是一种广大民众表达自身情感的表现形式,其能够将本民族的语言特色、民族文化用音乐的形式呈现,并且在演唱过程中实现民族文化的当代化传承。从当前广西民歌的演唱特色来看,广西民歌的演唱则更多保留了原生态的风格,在演唱及发声技巧中也融合了美声唱法与戏曲元素,同时演唱也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以此来抒发广西人民的情感。从生态美学的视角来看,广西民歌则能够在演唱过程中将自然生态美、社会生态美和精神生态美进行融合并集中呈现,从而在多年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用民歌音乐来实现社会激励,从而更好地展现民歌的生态美学价值。
2024年18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 梁腾腾;
<正>本文以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时代为背景,对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一,文章对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联系做了比较清晰的阐述,并对文化自信在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所起的作用做了进一步的强调。其次,文章对当前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现状做了深入的剖析,并对其面临的挑战与困境作了说明。文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之策,包括强化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创新教学方式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拓展教育平台构建多元化开放性的音乐教育体系等,以促进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创新与发展。主要目标是促使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领域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因此提出了上述策略。
2024年18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K] - 潘薇;
<正>四川曲艺曲种之丰富在全国曲艺界少有,其中以四川扬琴、四川清音、四川竹琴为代表的唱曲曲种的传统曲目传承数百年,不但承担起了传统的寓教于乐的社会作用,在当代也是加强曲艺从业者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更是培养四川人文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的重要财富。
2024年18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 陈旻;卜凯辉;
<正>民俗色彩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和亲和性,民俗节庆礼仪的色彩映射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信仰和风俗等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从恰当的角度和解释中,可以深刻地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底蕴。色彩的选择和使用,透露出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独特情感。对色彩的喜好和评价,通常反映出各个民族对这个世界的主观感受,进而色彩这种形式本身成为一种富有内涵的美学符号,代表着稳定的审美。民俗色彩研究的数字化转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和欣赏传统节日,极大地丰富了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认识。目前在民俗色彩的研究中,数字化方式对色彩与传统节日文化间的映射关系及节日色彩文化信息库的建立,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索和理解抽象传统节日文化的具象化传达。
2024年18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5K] - 石琳;
<正>鲁砚以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响彻中华砚史。研究发现鲁砚生产自20世纪50年代复产,20世纪90年代兴盛,近年却面临着生产销售萎缩的境况。基于此,本研究以鲁砚为切入点,通过文献调查、现场调研,研究发现历史当中的鲁砚因挖掘技术、运输条件、材料开采等限制,一度出现停产现象。而当今社会人们书写习惯的改变,传承、销售等模式单一,进而阻碍了其传承创新。因此,鲁砚传承创新一方面要依靠学术研究,以及数字化保护以保证鲁砚的文化传承,另一方面要打造鲁砚品牌,以实现其可持续生存和发展。
2024年18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 颜宇宸;
<正>更望湖壮族歌圩以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浓厚的山歌氛围成为隆安县目前仅存的歌圩之一,在区内外有良好的声誉。它从明清时期就已经形成,虽历经坎坷最终保留至今,在当地文化部门的支持下,歌圩的颓势现状正得到缓解。歌圩和隆安的山歌文化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2024年18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