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梦菡;游天恩;李佳骏;
<正>本文对生态音乐学视域下的声乐艺术文化进行探究,首先,简要阐述了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声乐艺术的文化内涵。其次,分析了声乐艺术与生态学的关联,并进行了生态音乐学视域下的声乐艺术分析。最后,提出了生态音乐学视域下对声乐艺术文化发展的思考,认为声乐艺术文化要增强环境适应性与地域特色保护,注重生态平衡与多元共融,侧重于对人类精神生态的滋养,迎来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2024年29期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 蔡琰;
<正>在浩瀚的音乐世界中,低音提琴以其深邃而富有磁性的音色,成为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低音提琴是一种西方弦乐器,是现代交响乐团弦乐器组中的低音声部乐器,在交响乐的演奏中起着极大的作用,是乐队中音响的支柱,基本节奏的基础。低音提琴与交响乐演奏中的其他三种提琴不同,它的外形与琴弓是由维奥尔琴演变而来,现代演奏中的琴弓分为德式弓和法式弓,也俗称大弓和小弓。与其他弦乐器不同,低音提琴形似大提琴,属于交响乐队中体积最大、发音最低的弓弦乐器。它的琴肩部分呈斜型,低音提琴演奏时,演奏者可选择站立或坐在高凳上。低音提琴的独特魅力及演奏技巧,可以在交响乐演奏过程中配合其他乐器体现,提升乐队的演奏节奏感。
2024年29期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 卢点点;
<正>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加快了多元文化传播的速度,学生接触的音乐渠道越来越多,尤其是网络歌曲的逼真画面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感知方式受到影响,不仅容易迷失自我,而且大多数学生形成了错误的审美观,道德品质令人堪忧。因此,本文通过介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涵,分析当前职业院校音乐传授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职业院校音乐教学渗透德育内容的原则,进而探讨立德树人视域下职业院校音乐传授的新方法。
2024年29期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 何丹;
<正>音乐作为一种超越语言的全球语言,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研究以实证分析为核心,探讨音乐在不同文化背景人群间促进交流与理解的具体作用及其深层意义。通过对多个国家的音乐文化案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音乐的旋律、节奏和表达形式等元素能有效传达情感和价值观,降低不同文化之间的障碍。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音乐交流活动观察,以收集定性和定量数据。结果表明,共享音乐经验能增进不同文化间的同情与共鸣,促进社会融合。研究意义在于音乐不仅作为交流工具,还可以作为跨文化友好关系构建的桥梁。这一发现对于促进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强调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和国际文化交流项目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024年29期 17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 桑伟;
<正>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犹如两条交织的丝带,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这两种艺术形式不仅各自独立发展,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交融互鉴,共同塑造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本文旨在探讨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的共通性,分析二者交融与互鉴的重要性,探讨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促进两种艺术形式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2024年29期 174-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 张艾华;
<正>巴洛克时期距今已经数百年了,但巴洛克音乐仍然占据了小提琴演奏曲目的很大一部分。巴洛克音乐本身与当时的乐器设计有很大关系,因此,在现代,如果不研究那个时期的乐器,我们就不能有效论述我们诠释巴洛克音乐的方式。
2024年29期 178-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