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鉴

独家_策划

  • 从颜真卿学书经历探究书法风格的形成

    陈熙贞;

    <正>颜真卿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其独特而卓越的书法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入探究他的学书经历,能为我们揭示其书法风格形成的奥秘,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颜真卿的艺术成就,也能为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宝贵的借鉴。

    2024年30期 1-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 媒介、空间与当代艺术:凯瑟琳娜·格罗斯带来的启示

    尹思文;

    <正>凯瑟琳娜·格罗斯(Katharina Grosse)是德国当代最为活跃的女艺术家之一。1961年,格罗斯出生于联邦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弗莱堡,1982年至1990年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2000年到2009年于德国柏林艺术学院任教;2010年到2018年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任教,而其创作足迹遍及全世界。凯瑟琳那·格罗斯早在20世纪90年代便已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主要通过包括特殊的艺术语言、媒介选择、空间运用与阐释以及结合二十世纪中期西方人文思潮的应用理解等方面得以展现。

    2024年30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5K]

风范

  • 陈梦丽作品赏析

    陈梦丽;

    <正>~~

    2024年30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9K]
  • 山东形象标识及系列文创产品设计

    王方;

    <正>山东形象标识设计将山、水、圣人巧妙的结合到一起,体现出“一山一水一圣人”的齐鲁文化。泰山由此崛起,黄河由此入海,孔子由此诞生。标识由绿、蓝、橙、红四色组成。绿色彰显自然环保,这是一个绿水青山,生态宜居的美丽山东;蓝色寓意包容开放,这是一个海陆统筹,向海发展的潜力山东;橙色充满光明希望,这是一个创新引领、动能强劲的活力山东;红色尽显好客风范,这是一个包容并蓄、拥抱世界的开放山东。

    2024年30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5K]

聚焦_甄选

  • 广西民族纹样在当代壁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李岩;

    <正>广西民族纹样在当代壁画创作中的融合,是传统文化创新现代设计作品的重要体现。对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族文化而言,特色的民族纹样也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延续当代。本文以《壮乡诗话》和《美在广西》两幅壁画作品为例,具体分析了象征意义纹样、自然元素纹样、几何装饰纹样和文化传承纹样在当代壁画中的具体应用。可以说,广西民族纹样通过与现代设计语言的融合可以增强壁画的视觉冲击力,还能更好地传递丰富的文化信息和人文精神。

    2024年30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8K]
  • 浅析中国当代民族题材壁画中的装饰美

    韩惠;

    <正>中国传统壁画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艺术文化特有的精神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绘画语言的历史传统。从风格特征的呈现来看,中国当代民族题材的壁画能够充分运用民族元素、地域元素及现代手法来强化视觉审美,并且通过色彩、图案、肌理、形态与空间等要素的综合应用来形成壁画的视觉装饰美学,以此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同时丰富当代民族题材壁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发挥壁画的美学与文化传播价值。

    2024年30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 唐前期敦煌莫高窟 藻井图案形式研究

    郝晴;

    <正>唐王朝近三百年的时间里,莫高窟开凿洞窟数量首屈一指,装饰营造精妙非凡。敦煌藻井图案作为敦煌装饰图案的精粹,集全窟装饰图案之大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唐前期的敦煌藻井图案新颖多变、朝气蓬勃、富丽堂皇,反映了唐前期交融昌盛的文化和日益强盛的国力。初唐时期的敦煌藻井图案继承隋末纤细秀丽特征,与多元的外来文化不断融合创新。石榴纹、葡萄纹、团花纹等植物纹样逐渐兴起,逐渐演化发展为富丽繁华独占鳌头的宝相花纹,一展盛唐气象。归纳总结唐前期的敦煌藻井图案形式,对其色彩、纹样、构图等特征加以分析,能够更好地把握唐前期敦煌藻井图案的艺术价值与人文价值,有利于我们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2024年30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3K]
  • 西夏白釉褐彩龙纹罐赏析

    张世勇;

    <正>天祝县某收藏者的白釉褐彩龙纹罐,造型及纹饰的构图方式、器表遗留的制作痕迹等,都与武威塔尔湾西夏窑址出土器物基本一致,其飞龙与折枝牡丹搭配的主体图案却未在塔尔湾遗址出土物中找到同类器物。笔者通过图像学以及制作技法等方面比对,认为这件瓷器应属武威塔尔湾窑烧制的一件西夏时期精品瓷器,其使用者可能规格较高。将这件瓷器公之于众,有助于人们了解塔尔湾西夏瓷器装饰纹样的多样性,对于西夏时期瓷器的研究,不失为一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实物资料。

    2024年30期 19-2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人物_发现

  • 刘天华对二胡的改革与创新

    杨向芳;

    <正>刘天华在民族器乐方面取得了较大的音乐创作成就。共创作二胡独奏曲10首、琵琶独奏曲3首、民族乐器合奏曲1首。刘天华为了创新国乐,从二胡这一经典乐器着手,借鉴了西洋音乐创作技法,再结合大段颤弓、小提琴揉弦等演奏技法,开发了多把位演奏法,并将古琴泛音、琵琶轮指按音等手法融入其中。如此一来,二胡这一民间乐器的艺术魅力被更多人所熟知,并逐渐成为中国民乐的代表,故而人们将刘天华称作近现代二胡演奏学派的奠基人。

    2024年30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大家_视点

  • 传统与现代:民族器乐合奏的创新发展路径

    丁冬冬;

    <正>民族器乐合奏,作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体现着民族的情感与审美追求。然而,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如何保持民族器乐合奏的传统韵味,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实现其创新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民族器乐合奏的传统特点与现代挑战,结合具体实例,探讨其创新发展的路径。

    2024年30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 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歌曲风格之间的关联性

    李婷;

    <正>经济发展与国际交流日益密切,让民族声乐艺术逐渐走向国际舞台,收获了广大国际友人的喜爱。基于中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背景下,让民族声乐艺术取得良好发展与进步,不仅传承民族文化,还融合西方声乐的高超技巧,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声乐艺术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孕育了丰富的声乐技法,每个发展时期皆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要推动民族声乐发展,需协调好演唱技法与歌曲风格,才能发展出科学与特色的艺术形式。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探讨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歌曲风格的关联性,以期为此领域研究提供独特的见解。

    2024年30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 从“中国视野”回望20世纪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

    周明钰;

    <正>20世纪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转折期,在众多学界前辈的努力下,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西方音乐的影响和冲击下,中国学者提出要构建“中国视野”,即除了要运用西方学者普遍意义上的研究范式以外,还应该以自己本国特殊的研究方法在中国语境中建构起属于自己的体系方法。本文主要从“中国视野”出发,梳理20世纪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总结其研究成果。

    2024年30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博览_传承

  • 基于虚拟现实的徐州非遗剪纸艺术数字化呈现与传播模式研究

    佟彤;

    <正>剪纸是我国常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不仅是民间文化的载体也是民间历史的记录者。徐州剪纸具有悠久的历史,也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而被赋予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使徐州剪纸成为我国诸多剪纸艺术形式中的一大亮点。徐州剪纸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随着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徐州剪纸的保护和传承面临严峻挑战。

    2024年30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 跨文化视角下的美术工作坊与民族文化传承

    欧阳娉婷;

    <正>全球文化交织与碰撞的今天,跨文化交流已成为推动艺术创新与民族文化传承不可或缺的力量。美术工作坊作为艺术创作、教学与实践的综合性平台,承载着艺术家展示才华与技艺的使命,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近距离接触艺术、深入学习技艺的宝贵契机。其核心价值在于强调实践性与互动性,使艺术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体验,而非遥不可及的奢侈品。

    2024年30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 湖南武陵山片区传统曲艺活态传承路径研究

    唐剑萍;刘希韵;

    <正>湖南武陵山片区拥有丝弦、侗族琵琶歌、三棒鼓、围鼓、渔鼓、九子鞭、莲花落、赞土地等曲艺资源。它们面临受众市场缩减与传承人老龄化危机、创新与发展的双重挑战、科技融合与文旅开发不足、资金匮乏及市场推广与文化冲击等问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理念出发,实现湖南武陵山片区传统曲艺活态传承的有效路径包括:加强政府主导,健全政策与资金保障机制;促进教育普及与社区参与,培育传承力量与观众基础;探索新媒体融合,创新曲艺传播模式;推动表演创新,适应现代审美需求变化;拓展市场与文旅融合,提升传统曲艺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4年30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 非遗传承视域下神韵瑶绣插画设计及应用

    黄佳谊;王永芳;丁宇德;韦锦涛;欧庭辉;

    <正>瑶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作为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其独特的人文地理、传统技艺、节日庆典、民间传说都值得人们进行探究,但由于自身和外界的原因,导致历史记载无人挖掘、优秀文化无人问津、传统技艺无人传承等问题。随着社会进入新时代,文化代表着国家的软实力,不仅仅体现在振奋民族精神层面,更是在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作用充分凸显。以瑶族文化为例,如何将民族优秀文化进行传承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

    2024年30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1K]
  • 艺术创新与传统文化传承的交融研究

    赵丹;

    <正>从当前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文化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国家的软实力,在民众生活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各种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如何在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纵观当今社会,文化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人们不仅希望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更期待看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新演绎和新表现。因此,深入研究艺术创新与传统文化传承的交融对于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意义深远。

    2024年30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 非遗传承视域下中国绳结艺术进校园的实践探索——以长沙市雨花区为例

    汤橡;王瑾;李伟;

    <正>中国传统绳结艺术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变迁,在现代社会多元化工艺发展的影响下,绳结艺术却在慢慢褪去昔日的光彩,如何保护和传承绳结手工技艺是我们应思考的问题。本文从绳结的产生历史、文化内涵、审美意蕴及传承视域出发,以中国绳结艺术走进长沙市雨花区中小学校园作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传播,并梳理其入驻校园的实践思路,以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与方法。

    2024年30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7K]

博览_艺苑

  • 乡村振兴视域下广东地方农产品IP的视觉设计分析

    段碧丽;

    <正>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农产品的地方文化与品牌形象愈发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广东省,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地区之一,其乡村资源不仅包含着独特的地方文化,还孕育着丰富多彩的农产品。在这个背景下,农产品IP(知识产权)的视觉设计成为探索和展示地域特色、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广东地方农产品IP的视觉设计。

    2024年30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2K]
  • 品牌定制字体设计方法分析

    季倩竹;

    <正>为解决品牌定制字体的设计方法,本文将从企业文化、传播媒介以及案例分析多个角度对品牌定制字体进行研究,分析如何将企业文化和个性融入字体设计中以及如何通过多种展示方式有效呈现品牌定制字体,提出从多媒介应用以及字体多样化的表现方式设计字体,以期为设计师提供参考。

    2024年30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 国潮视域下传统凤鸟纹样在现代服饰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周小莹;

    <正>凤鸟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探讨凤鸟纹样在国潮服装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凤鸟纹样的起源及发展,分析其艺术特征和吉祥内涵,并且通过案例探究凤鸟纹样在国潮服装中的设计手法,展示凤鸟纹样在国潮服装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总结其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原则及方法,从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本土服装品牌中的创新应用,为传统纹样在现代时尚中的传承与创新做出有益的探索与贡献。

    2024年30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6K]
  • 视觉传达设计中平面广告排版的创新策略

    欧阳博;

    <正>本文深入探讨了视觉传达设计中平面广告排版的创新策略。通过对设计法则与原则、视觉心理学原理的剖析,阐述了其理论基石,重点从打破传统版式和个性化设计两方面提出创新策略,并对未来发展趋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提升平面广告排版的创新性和传播效能提供有益借鉴。

    2024年30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博览_艺论

  • 文创产品的明暗线分析与宋代茶盏形态设计比较研究

    杨达威;

    <正>本文就文创产品设计中明暗线的应用方式进行探讨,阐述总结出文创产品的明暗线如何满足人们对产品所期待的情感需求和文创产品在现代文化发展下的审美趋向,并结合宋代茶盏设计的明暗线分析,探究其在发展过程中核心的文化符号,帮助我们了解文创设计明线与暗线的本质。分析过程通过对比文化符号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含义,探究其对人们心理层面的潜在影响,进而分析其在历史文脉中存在的意义来进行文创产品的研究。

    2024年30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3K]
  • 认知美学视角下的设计——以听障人士的汽车交互系统设计路径为例

    侯敏枫;宋金果;

    <正>本文以“认知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交叉学科的研究手段,对听障人士的认知特点、交互能力、驾乘的交互方式与交互设计方法等展开探析,并围绕听障人士对汽车交互系统的生理、心理需求及相应的利害性与非利害性情感体验,提出了需要从安全舒适体验、审美体验、美感体验及交互系统设计路径的要素等方面开展研究,旨在构建基于听障人士快感需求和美感需求的汽车交互系统设计路径,丰富基于听障人士的智能汽车人机交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2024年30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非常_观察

  • 浙船船饰媒介生成及祈福空间建构

    陈嘉昊;

    <正>中国船文化的源头可追溯至夏商时代,因工艺精湛、制作考究、视觉冲击强烈,得以在数千年的演变进程中发展成形态各异且富含深意的文化载体,涵盖物饰、文字、彩绘、旗帜等多元表现形式。浙船作为中国古代四大船型之一,更是通过多种媒介方式呈现船饰文化。随着时间与地域的变迁,不同的时空条件下生成的船饰媒介,可以激发观者深入感受和体会船饰文化多样性的兴趣,不论是船内部在空间上作为祈福的对象,还是船体外寄托着美好祈愿的视觉符号,均成为构建祈福空间的重要媒介,其借助具有象征性的符号纹样与观赏者的心灵共鸣,共同构筑了千百年来渔民心中那份最为质朴而强烈的精神世界。

    2024年30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 文化传承视角下老旧街道的更新设计研究

    惠琳;高西美;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老旧街道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更新过程中实现文化传承成为重要课题。本论文从文化传承的视角出发,探讨老旧街道更新设计的方法和策略,旨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4年30期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 乡村振兴视域下环境设计专业学生设计美学表现能力提升的路径

    陈艳;

    <正>乡村振兴战略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对乡村环境设计的“美”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是乡村环境设计的重要参与者,面对他们在实践中出现的乡村环境设计美学表现趋于城市化、缺乏乡土特色、美学诠释能力差等问题,文章提出了提升学生设计美学表现能力的途径:明确实践需求,优化教学设计,组建教师科研团队,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深化项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实践交流平台等。

    2024年30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专题_聚焦

  • 身体感知在舞蹈表达与动作创编中的作用——基于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启示

    刘冉;

    <正>身体感知的主体性是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核心内容,其将身体感知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偏见中解放出来,恢复了其主体地位,进而对于舞蹈身体语言与动作创编研究具有重要启示。在其启示下,舞蹈身体语言呈现出语言的原初状态,并体现为情绪动作。而舞蹈动作的意义更是无法脱离身体感知的主体性作用,并伴随着身体感知的内在能力和超越能力而深入。情绪动作与动作意义共同构成了舞蹈身体语言的结构,这一结构也对舞蹈动作创编带来启示。

    2024年30期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 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创新与发展研究

    张瑜;

    <正>较以推动新媒体时代舞动艺术创新发展为目的,研究了新媒体对舞蹈艺术的影响以及新风格、新特征,指出新时代舞蹈艺术创新发展方向是实现媒体技术与舞蹈艺术相结合,从舞蹈艺术现代化表达、数字化编舞、舞蹈艺术多媒体传播、舞蹈吸引力的提升以及舞蹈舞台创新设计六个方面出发,研究了舞蹈艺术创新中新媒体技术的运用。通过研究发现,新媒体技术与舞蹈艺术有机结合,实现了舞蹈艺术审美与大众审美对接以及迎合时代发展,增强了舞蹈艺术的发展活力。

    2024年30期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 新媒体时代下舞蹈影像在舞蹈编创中的应用分析

    王煦宁;

    <正>随着社会文化的快速变迁,舞蹈艺术需要适应新的审美需求,而新媒体时代下的舞蹈影像恰恰为这一转变提供了契机。现阶段舞蹈创作在视觉传播、动作借鉴及主题构建等方面日趋多元化,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下舞蹈影像在舞蹈编创中的应用分析,旨在为舞蹈艺术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视角。

    2024年30期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8K]

品鉴_物志

  • 跨媒体视域下数字博物馆设计研究——以喇叭河自然保护区为例

    杨馨雅;

    <正>数字化和绿色化是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以数字化的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有力支撑。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自然文化的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自然文化的数字化建设满足了人们对多样化信息的获取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艺术的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艺术作品的展现形态也焕然一新。

    2024年30期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 博物馆会员制:文化传承与公众参与的桥梁

    孙艳;

    <正>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承担着传播文化艺术、提升公众审美素养的重要使命。然而,面对琳琅满目的艺术展览品,却常常出现“曲高和寡”的现象,即展览品虽精美绝伦,但参观者却寥寥无几。这一现状不仅影响了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也对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挑战。

    2024年30期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 艺蕴隽永——博物馆数字资源开发路径探索

    崔雨梦;曹艳崇;

    <正>近年来,曹魏故都许昌市在加快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背景下提出文化沁润行动方针。作为地方综合性博物馆,许昌市博物馆积极响应文博资源活化利用及文保工作的具体要求,加大在数字资源开发、应用与服务等方面研究与投入。

    2024年30期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品鉴_丹青

  • 海南中国画写生:自然探索与艺术表现的融合之路

    何天含;

    <正>海南,位于中国南端,是四面环海的热带岛屿,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地貌特征。碧海蓝天、阳光沙滩、热带雨林等丰富的自然景观,为中国画写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海南的热带植物种类繁多,如西番莲、蝎尾蕉、火焰花、凤凰花等,这些对于北方的学生来说是全新的素材,能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

    2024年30期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4K]
  • 油画艺术创作中色彩的情感表达作用研究

    张哲;

    <正>油画作为一种经典的艺术形式,通过色彩、线条和构图的巧妙组合,能够展示出独特的艺术视觉感。而色彩作为油画创作中最为核心的元素之一,承载着创作者深厚的情感与思想,成为观众与作品之间沟通的桥梁。色彩作为强有力的情感表达工具,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感知,更是心灵上的触动,能够对人的情绪产生深远影响,并调动相应的情感反应。例如红色的热烈与激情,蓝色的宁静与深邃,黄色的明亮与活泼等,可通过对这些色彩的精准运用,将自己的情感和理念以最为直观的方式传递给观众。

    2024年30期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 浅析构图艺术在美术创作应用中的体现形式和意义

    陈天翔;宋哲;

    <正>从形式语言的角度来说,美术创作最终得以呈现的骨架,就是构图。构图对于美术作品的形式来说非常关键,是画面结构最终得以呈现的依托,是承载艺术灵魂的桥梁。构图在东西方艺术中都承担着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的审美追求“意向”下的二元共生,西方古典艺术以“开窗之技”利用构图反映客观实在。

    2024年30期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7K]

品鉴_媒介

  • 东方美学视阈下戏剧舞台设计审美范式的研究与实践

    贺婷;

    <正>本文深入探讨了东方美学视阈下戏剧舞台设计的审美范式,着重分析了东方美学的核心思想与其在视觉艺术及舞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强调了虚实结合、自然、象征性等东方美学元素如何通过现代技术得到创新表达;揭示了这些元素如何增强观众的沉浸感和情感共鸣,提升了舞台表现力。东方美学与现代舞台设计的融合不仅延续了传统文化,还为未来的舞台设计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4年30期 132-13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 古典音乐表演中的诠释自由度与理论约束

    张嘉璐;

    <正>本文探讨了古典音乐表演中的诠释自由度与理论约束的关系,并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音乐诠释理念的发展及其理论背景。文章从巴洛克时期的即兴演奏、古典主义时期的形式规范、浪漫主义时期的情感表达,再到现代与后现代音乐对传统理论的突破,系统梳理了诠释自由与理论约束之间的互动演变。理论约束的文本性与开放性相互作用,为表演者提供了既遵循作曲家意图又实现个人表达的框架。通过现象学与美学的视角,进一步揭示了作曲家意图与表演者再创造之间的哲学张力。

    2024年30期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 高职动画专业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研究

    邓海香;

    <正>随着三维动画技术的发展,三维动画艺术创作在现代动画产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高职动画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三维动画艺术创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本文从三维动画的技术基础入手,探讨了三维动画艺术创作中的关键艺术要素与技术创新,提出了“岗课赛证”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分析了三维动画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024年30期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品鉴_音韵

  • 音乐与环境艺术应用于心理疗愈的探索研究

    彭诚;张志楠;

    <正>在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加速的背景下,个体需应对纷繁复杂的压力与挑战,导致心理健康议题愈发受到关注。对此,心理疗愈作为一种关键性的应对策略,应持续探索其创新与发展路径。音乐作为横贯时空界限与文化差异的艺术载体,凭借其特有魅力与深层影响力,触及人心,有效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与此同时,环境艺术设计——通过自然景观到人工营造的空间布局,会对个人心理状态产生广泛且深刻的影响。音乐与环境艺术的融合,为心理康复领域开拓出一片全新的策略视野。

    2024年30期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 笛子在演奏流行音乐中的难点及解决策略

    金华芳;

    <正>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笛子在流行音乐演奏中面临的主要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笛子作为中国传统乐器,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在流行音乐中展现出别样的魅力,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通过本文的分析,期望为笛子演奏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笛子与流行音乐的更好融合。

    2024年30期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8K]
  • 谈现代音乐科技对音乐传播渠道的有效拓展

    冯晓婧;徐一方;

    <正>音乐传播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不仅涉及音乐作品的创作和传播,还涉及文化、技术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音乐科技应运而生,既提升了音乐的创作效率,也为音乐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本文通过介绍现代音乐科技,讨论音乐传播的意义,分析现代音乐科技对音乐传播的优势体现,进而研究基于现代音乐科技的音乐传播渠道拓展策略。

    2024年30期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 钢琴学习中视奏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方法

    刘蓓;

    <正>视奏是钢琴演奏的基本技能之一,对于钢琴学习者尤其是钢琴专业学生来说,具备良好的视奏能力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钢琴视奏能力的内涵,然后从加强师生互动、重视基本功训练、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定期进行视奏测评等方面,探讨了钢琴视奏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基础乐理知识、键盘理论、读谱、即兴伴奏、综合性视奏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钢琴视奏能力的具体训练方法。

    2024年30期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4K]
  • 交响乐队中小提琴演奏员的日常训练研究

    刘红岩;

    <正>音乐无形抽象艺术在抒写思想塑造人物形象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交响乐是人类音乐文化发展的高级形式,交响乐队由管弦乐与打击乐器构成,大型交响乐团音乐会表演阵容可达近百人,如何在交响乐队中各司其职同时相互配合是成为合格演奏员的关键,弦乐器在交响乐队中承担主旋律地位,小提琴作为多主旋律声部在交响乐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24年30期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 中提琴演奏风格、特征和形式研究

    王玥;

    <正>中提琴是一种弦乐器,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应用之后,如今已经成为弦乐器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这主要是源于中提琴所具备的独特功能风格与艺术表现形式,从大量的演奏作品中可以观察出,中提琴制作的音乐,音色层次丰富,情感表达细腻,演奏形式多样,超强的表现力更是小提琴等其他乐器所不具备的。

    2024年30期 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 声乐表演中舞台肢体动作的作用和运用

    沈明春;

    <正>声乐表演通过人声演唱的方式,加入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展现出独特风格的音乐魅力。在表演的过程中,对表演者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除了对声音的把握、情感的表现,还要重视肢体动作的表达,以呈现出内在的情感,将声乐表演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因此,肢体动作是声乐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演唱的方式和合适的肢体语言,设计动作,实现人体、作品的深度衔接,提高作品的感染力。文章首先介绍声乐表演中舞台肢体动作的作用,接着从手、脚、眼、身姿、语言等多个方面,介绍舞台肢体动作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2024年30期 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 声乐作品《我爱你,中国》的艺术特性与情感表达分析

    陈彤;

    <正>《我爱你,中国》这首声乐作品,以其优美的旋律、严谨的结构和词曲间的紧密联系而著称。它通过激昂的音乐线条与充满深情的文字内容,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对于祖国那份难以言喻的情感。本文旨在探讨此作品在旋律构成、歌词意义及情感传递三个维度上的艺术价值与影响力。研究表明,该作品凭借其多变且富有表现力的旋律走向、触动人心的歌词以及独特的歌唱技法,有效地激发了听众内心深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

    2024年30期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社区_争鸣

  • 建设“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路径探索与价值分析

    项卫兵;

    <正>本文深入探讨了建设“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相关问题,阐述了其在城市化背景下因居民文化服务需求增长而提出的背景,分析了该服务圈的内涵、意义及建设面临的挑战,并详细论述了相应的建设路径,旨在通过综合施策,提升居民文化生活质量,促进文化公平与城市文化繁荣,实现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

    2024年30期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 奥尔夫音乐与高职学前音乐融合的策略研究

    陈春兰;

    <正>在当今世界先进的音乐理念中,奥尔夫音乐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全面剖析奥尔夫音乐与高职学前音乐融合的策略。通过这一融合,我们期望能够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感悟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从教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同时,我们更注重在课程思政的引领下,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2024年30期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6K]
  • 音乐素养在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

    孙铭萱霖;

    <正>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而为学生的品德养成提供支持。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因此,为解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应当通过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强化音乐教学的育人作用,利用音乐助力高校学生成长。本文旨在分析音乐素养在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具体实践,通过音乐素养在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意义与问题,提出大学生综合能力实践培养路径,以期为学生的音乐素养强化和综合能力发展提供支持。

    2024年30期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 文化传承视域下高校声乐现状与改革策略研究

    徐洪华;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亦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而高校声乐教学作为培养音乐演艺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现代教学体系、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音乐人才的重任。如何让民族音乐文化有效融入声乐教学,是当前亟待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

    2024年30期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 音乐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实施策略

    方世谊;

    <正>音乐是一种深深扎根于人们心灵的艺术,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音乐不但是一种消遣和娱乐的工具,而且还是一种促进健康的方法。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如何通过音乐来提高老年人的身心素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音乐具有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提高认知能力等多种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音乐养生思想,这些思想对当代老年音乐疗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024年30期 18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 语言、动作、音乐三位一体的母语音乐研究

    张菱轩;

    <正>本研究旨在探究语言、动作与音乐结合的教学策略对母语音乐教学的影响和效果。通过分析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的教学实践,本文确定了语言学习与音乐认知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并提出在音乐教学中应用语言的交互策略。此外,本文深入研究了动作与音乐结合的教学法,以实证研究验证动作教学在提升音乐教学效果中的作用,并通过效果评估和案例分析来支持这一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整体研究证明,将语言、动作与音乐教学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学习者的语言能力、音乐素养和整体认知能力,为母语音乐教学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方案。

    2024年30期 19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1K]

  • 征稿函

    <正>《艺术品鉴》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陕西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中国第一本面向社会精英阶层的艺术类、文艺人文类、艺术品类大型文化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406,国内统一刊号:CN61-1485/J,邮发代码:52-215。特别说明:1.可刊登彩版作品(画作、音乐、文物、名人简介、作品选登)2.封面、封底、封三均可刊登作品以及广告宣传。3.板块:独家|策划、聚集|甄选、人物|大师、大家深度、大家|视点、博览|传承、博览|艺苑、博览|艺论、非常|观察、非常|业界、专题|鉴赏、专题|品评、专题|聚焦、品鉴|物志、品鉴|笔墨、品鉴|丹青、品鉴媒介、品鉴|音韵、社区|争鸣等。4.收稿范围:文艺、文物、博物馆、美术、音乐、舞蹈、工艺品、书画作品。

    2024年30期 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 《榕树与海(水墨)》

    吴冠中;

    <正>~~

    2024年30期 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