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11月18日,克劳德·莫奈创作于20世纪10年代的作品《睡莲1914-17》在纽约苏富比落锤,最终成交价65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约4.75亿元)。这幅《睡莲》以宝石紫和甜美蓝为主色调,辅以白、粉、黄等睡莲色彩,展现了莫奈捕捉瞬息万变的光线的高超技艺。《睡莲》是其特定系列的先驱,以精致背景和树木倒影为特色,利用池塘模糊真实与反射的界限,呈现现代风格。作品的近距离裁剪和绘画效果,标志着莫奈对抽象主义的早期尝试,为三十年后的抽象表现主义者提供了风格指引,深刻影响了现代艺术发展。
2024年34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正>11月26日,一件清乾隆御制洋彩粉青地描金内狩猎图三元转旋瓶在香港苏富比以4260万港币成交。此瓶是督陶官唐英献给乾隆的告别巨作。唐英生于1682年,是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唐英制造的瓷器称“唐窑”,是中国历朝瓷器工艺的颠峰。为了迎合乾隆皇帝对于机械装置与文玩的喜爱,唐英费尽心思设计突破传统技术的限制,烧造瓶身可动的镂空转旋瓶。此件“三元转旋瓶”完成于乾隆十九年,完成后送到热河行宫,设计目的是颂扬清朝射猎建国的传统,也是唐英卸任前告别作。
2024年34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
<正>11月25日,一幅常玉的作品《曲膝仰卧裸女Ⅱ》在香港富艺斯以4280万港币高价成交。这幅画作由法国医师爱德华珍藏40年之久。爱德华在常玉未成名前即开始收藏其作品,眼光独到。此前,他收藏的《五裸女》也曾以逾3亿港元成交,创下常玉拍卖纪录。此次《曲膝仰卧裸女Ⅱ》的成功拍出,再次证明了常玉作品的珍贵和收藏价值。
2024年34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3K] <正>十七、十八世纪,紫禁城和凡尔赛宫分别是中法两国的政治、文化和艺术中心。两座宫殿虽距离遥远,却对彼此充满好奇。在两国宫廷的主导下,以穿梭往来的法国传教士为桥梁,中法展开了广泛而深刻的交流。12月18日,“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特别展览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以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及中法文化旅游年。展览展出来自两大世界遗产——故宫及凡尔赛宫近150件珍贵文物,其中包括9件中国国家一级文物及凡尔赛宫顶尖收藏,呈现十七世纪下半叶至十八世纪百多年间,中法宫廷在文化、艺术、科技等领域互相仰慕、启发及交流的历史,以及两国之间源远流长的珍贵友谊。
2024年34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 郑朝辉;
<正>每一处建筑都是空间的实体,更是时间的凝固。每年的春节游,在中国人的旅游目的地中,欧洲一定是个热门去处,而去欧洲一个必看的主题就是建筑。欧洲的文化与文明,先有古希腊起其先,后有古罗马承其后。建筑也是如此。欧洲建筑史跨越数千年,其多样性和丰富性往往让人目不暇接。从古希腊的庄严与和谐到古罗马的宏伟与实用,再到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庄严肃穆,以及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华丽精致,每一座建筑都在诉说着一段特定的历史与文化。而作为游客的我们常常会迷失在一座又一座不同风格的建筑中傻傻分不清……
2024年34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0K] - 佳兰
;关月;
<正>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是西方建筑史上的两座里程碑,它们分别以精致的柱式系统和拱券穹顶结构著称。古罗马从古希腊建筑中汲取灵感,发展出越来越具有实用性与宏伟感的建筑形态,将建筑技术与审美理念推向新的高度。古希腊柱子的科学与数学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和哲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建筑学的形态和理念。城邦作为古希腊社会的核心,不仅塑造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也赋予了建筑独特的文化底蕴,反映在建筑布局和功能设计中,就是强调公共性和开放性。哲学的兴起,则为建筑注入了理性和秩序的精神内核。如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不仅探讨了人与世界的关系,还从理性与秩序的角度影响了建筑设计。
2024年34期 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3K] - 佳兰
;关月;
<正>古罗马疆域很大,公元395年,随着君士坦丁大帝的去世,古罗马帝国分裂成以罗马为帝都的西罗马和以君士坦丁堡为帝都的东罗马(拜占庭)。而古罗马所信奉的基督教也产生了教派分裂,东罗马信奉东正教,西罗马信奉天主教。公元479年西罗马被日耳曼蛮族攻破,欧洲开始进入了中世纪(4世纪中叶-15世纪)。而东罗马,也就是拜占庭帝国则还接着延续了10个世纪。
2024年34期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9K] - 佳兰
;关月;
<正>哥特式建筑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门、肋状拱顶,飞扶壁及彩色玻璃。罗马帝国覆灭了,基督教却在欧洲生根发芽,到了中世纪,天主教成为了西欧的唯一宗教,神权时代来临。天主教不仅是宗教信仰的核心,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赎罪券”和“十一税”等经济手段,天主教会还积累了巨额财富,为教堂建筑和艺术赞助提供了强大支撑。天主教徒深信人生的终极目标是灵魂的救赎,而通往天堂的途径需要通过信仰和善行。
2024年34期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9K] - 沈蓉;
<正>文艺复兴,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复兴文艺,复兴什么时候的文艺?当然是罗马、希腊时期的文化艺术。文艺复兴式建筑的视觉特点很简单,左右对称。从中间一分为二,左边一根柱,右边一根柱,左边一扇窗,右边一扇窗。左边一扇门,右边一扇门。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17世纪)的建筑艺术,是人类思想和文化的一次重大飞跃,深深根植于对古希腊、古罗马遗产的重新发掘和改造。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文主义的兴起交织,塑造了全新的建筑表现手法和空间观念。
2024年34期 4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8K] - S-Rong;
<正>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工业革命带来了技术和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同时也催生了新的社会阶层——中产阶级。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反映了社会变革与文化思潮的碰撞。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年)、戈特弗里德·森佩尔(Gottfried Semper,1803-1879年)和勒·迪克(Violletle-Duc,1814-1879年)三位建筑理论家的思想,成为推动现代建筑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不仅是各自国家建筑领域的领军人物,还在建筑学理论的根本性变革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2024年34期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