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鉴

风范

独家_策划

  • 延川非遗布堆画“旧物新言”活化路径探索与研究

    高雨萱;孙勇;

    <正>为推动延川县非遗布堆画的传承与推广,文章提出针对性策略。结合延川地区实际情况与现代文化产业趋势,并依托文旅融合背景,探索非遗多元化发展。通过“旧物新言”方式打破文化壁垒,融合多学科,兼顾传统与现代审美,开拓非遗市场。利用数媒、文旅、艺术装置等手段,结合当地特色与科技技术,活化非遗传播路径。这些措施能够解决非遗传承人所面临的困境与局限,最大化发扬和推广延川县非遗的内涵与美学。这些措施能够解决非遗传承人所面临的困境与局限,最大化发扬和推广延川县非遗的内涵与美学。策略兼具创新性与可行性,同时,也为延川县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024年23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4K]

人物_大师

  • 《雪景寒林图》的艺术特色与历史文化价值研究

    刘丰源;

    <正>范宽,北宋早期山水画大师,其《雪景寒林图》是描绘北国雪景的标志性杰作,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画作通过精妙构图与布局,传达了作者的隐逸情怀和审美追求。范宽以卓越技法运用“雪景”与“寒林”意象,展现北国雪景的严寒、静谧与深邃意境,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效果。此作不仅揭示范宽内心追求的“虚静”境界和哲学思考,更彰显其对自然无为的崇尚和对宇宙永恒生命的向往。该作品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为“雪景寒林”意象奠定独特审美价值,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山水画史上的瑰宝。

    2024年23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3K]
  • 阿涅斯·瓦尔达“雅克·德米三部曲”解读

    贺希;侯植;

    <正>有着“新浪潮祖母”美誉的阿涅斯·瓦尔达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涉足电影、摄影、装置艺术等领域,孜孜不倦地进行艺术探索和创新。她与同为导演的丈夫雅克·德米在生活和事业上相互扶持,成为法国影史最著名的导演夫妇。在丈夫去世后,瓦尔达先后拍摄了三部以雅克·德米为主题的影片。“雅克·德米三部曲”是瓦尔达在人生遭受重大变故的阶段付诸深情的创作成果,凝聚了她当时全部的创作热情,是研究瓦尔达创作风格的珍贵资料。

    2024年23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人物_发现

  • 张朝改编钢琴作品《我的祖国》音乐分析与演奏诠释

    林渝杰;

    <正>《我的祖国》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表演形式不仅只有声乐曲,还有钢琴改编曲。本文围绕张朝根据刘炽同名歌曲改编作品《我的祖国》展开论述,具体分析作曲家的创作技法和演奏技巧,及其所表达的民族音乐文化情感内涵。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以及演奏经历给读者带来更多信息,对推动和弘扬中国民族化钢琴作品贡献微薄力量。

    2024年23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4K]
  • 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英雄的生涯》动机式创作分析研究

    周贤兴;

    <正>《英雄的生涯》作为施特劳斯交响诗创作中的最后一部作品,以作曲家自传为主要发展动机创作而成,引发浪漫主义晚期评论家的无数探讨。《英雄的生涯》是由施特劳斯继承和发展瓦格纳主导动机的音乐发展手法创作写成,其标题与动机紧密相连,本文拟从动机式音乐发展的角度为研究路径,对施特劳斯交响诗《英雄的生涯》中的标题与动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

    2024年23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3K]

大家_视点

  • 浅论美术对人的价值

    席宏光;王建国;

    <正>美术以独特视觉性思维服务于人类,一直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虽然是人类行为的结果,却又能反过来在传承交流、艺术审美、思想情感等方面,对人类社会和个人发展产生多维度的价值和作用,启发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推动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所以,美术具有天然的教育功能。

    2024年23期 22-2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1K]
  • 民间艺术元素在当代美术创作中的应用与转化

    徐辰娅;

    <正>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美术创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审美观念、科技手段的融合成为趋势;另一方面,观众对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及创新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实现艺术形式的创新与发展,成为当代美术创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正所谓“喝水不忘挖井人”,民间艺术是当代美术的源泉和“挖井人”,没有民间艺术,就没有现代美术,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包含着特定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当代美术创作要利用民间艺术的宝贵元素,为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将对民间艺术元素在当代美术创作中的应用与转化进行深入探讨。

    2024年23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2K]
  •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文化杂交

    樊汀雨;

    <正>随着文化产业的全球化和本地化,文化杂交已成为文化生产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文化杂交是不断混合,发展的,文化杂交最开始所依托的本土文化也是在不断运动的,在文化杂交过程中,文化通常会产生新的形式并相互建立新的联系。我同意王和叶在2005年发表的《以花木兰和卧虎藏龙为例讨论文化产品中的全球化和杂交》中的观点,因为文化杂化是全球化下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土生土长的文化来源于本土文化,但又与本土文化不同,不断产生新的形式和联系。

    2024年23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3K]

博览_传承

  • 民歌中的文化认同——以焦石民歌为例

    刘良鹏;

    <正>焦石民歌主要流传于重庆市涪陵区焦石镇,焦石山歌题材丰富,有爱情歌、风俗歌、生活歌、时政歌以及仪式歌等多种类别,在音调及唱词等方面带有浓浓的焦石地方特质。从目前学界对焦石山歌的研究来看,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焦石山歌的档案整理研究,如汤建容《涪陵焦石山歌档案整理研究》;二是比较研究,如彭小峰《音乐地理学视域下焦石民歌与薅草锣鼓的比较研究》;三是音乐形态研究,如吴杨廷《涪陵民歌的构成、特征与价值》。目前,焦石山歌的研究成果数量相对较少,虽然已经有焦石山歌的音乐形态分析,但是鲜见焦石山歌音乐形态与区域文化关系的研究。故笔者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探究焦石山歌中的族群认同、区域认同以及国家认同,并厘清三重认同之间的关系,探究出三重认同背后深层的历史、社会等原因。

    2024年23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8K]
  • 戏剧艺术提升人类审美意识与美感能力的价值研究

    张思涵;

    <正>明确戏剧艺术赋能美育的内在逻辑,探讨戏剧教育活动发展美育的实施路径,戏剧这一集综合性、假定性和具身性于一身的艺术教育形式,在促进美育方面有很大优势,帮助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在安全情境中尽情体验,适切表达自己、理解他人,培养合作精神、健全人格,为未来的人生做好准备,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4年23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9K]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广西壮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胥飞帆;邓莉致玥;

    <正>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的推动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广西壮族民歌,既是壮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自信的体现,对广西壮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研究,不仅对壮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团结与文化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可丰富我国的文化旅游资源,又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因此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广西壮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为当前社会热议话题。

    2024年23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 文旅融合背景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策略研究

    苏丹;

    <正>河池地区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建立在对其保护、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目前,广西铜鼓文化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开发和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4年23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7K]
  • 苏州评弹的润腔技巧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以蒋调流派为例

    于月;

    <正>润腔是评弹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弹艺术的魅力所在,它不但能使得唱腔更加悦耳动听,还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更好地表现作品内容以达到“以情带声”的艺术效果。从宏观上看,润腔技巧可被划分为许多类型。正如石光伟先生所概括的:“润腔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即旋律性的、节奏性的、力度性的、音色性的。”其中,音色性润腔中的连音行腔法是基础技巧,它能使声音更加流畅自然,并且更加地圆润饱满,为表现人物的情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掌握基础技巧之后,能否润饰好字句显得尤为关键,目的是更好地表现演唱内容,体现人物性格,从而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2024年23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8K]

博览_艺苑

  • 基于专本贯通体系下艺术设计类专业育人策略探究

    杨晓丽;

    <正>专本贯通是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育的基本背景之一,对专业人才培育策略制定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简单介绍了专本贯通体系,论述了基于专本贯通体系下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育人意义与策略,希望为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培育提供一些思路。

    2024年23期 55-57+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3K]
  • 观看、识别与干扰——视觉与视知觉的拓展

    梁樊;

    <正>人类观察大千世界的眼睛可谓是上天在生物进化史上赐予我们的礼物,人类借此来认知和感受世界。视觉与视知觉分别是感觉与知觉下的两个细分概念,通过19世纪以来心理学、科学的发展,我们得以知道感觉是直接和客观的,包含听觉、视觉、触觉等范畴,它们是通过人的生理器官将客体的某一方面转化成电信号。而知觉则是间接和主观的,它也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等,知觉将物体或场景的各种信息综合建构起来。视知觉则是对于从眼睛传入的图像转化为电信号的信息进行接受、解释和辨识。

    2024年23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5K]

博览_艺论

  • 现代审美视角下青年消费者的农产品包装设计研究

    李诗媛;李茜;

    <正>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发展下,农产品是推动农业经济的重要推手,其中农产品包装设计则是首要环节,如今多元文化的融合促使现代审美发生变化,尤其是青年消费者。本文结合现代审美特征,分析青年群体对于农产品包装设计的需求,总结针对青年群体农产品包装设计的设计原则,通过研究探索农产品包装的未来发展方向,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23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0K]
  • 中国传统纹样在装饰艺术图形中的应用与演变

    郭薇薇;

    <正>中国传统纹样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符号,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起源于原始社会,最早作为氏族和部落的象征,并应用在早期的陶瓷、青铜器等器皿中。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融入装饰艺术中,成为一种重要的视觉元素。装饰艺术的发展历程中,传统纹样的应用和演变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纹样的象征意义、装饰艺术的形式美感等方面,但缺乏对二者关系的系统性探讨。

    2024年23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9K]
  • 聊城文创茶点伴手礼开发路径研究

    刘楠;

    <正>本文聚焦聊城文创茶点伴手礼的开发路径,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探索。在研究背景方面,阐述了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聊城的地域文化特色,强调了开发文创茶点伴手礼的时代需求。明确研究目的,旨在挖掘聊城独特文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茶点伴手礼,既能传承和创新本地文化,又能推动经济发展。通过对当前开发现状的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初步设计了一款融合聊城文化元素的茶点。从创意构思、食材选择到制作工艺,都充分考虑了聊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这款茶点有望成为代表聊城的特色伴手礼,为推动聊城文创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为相关产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范例,促进聊城文化的传播和经济的繁荣。

    2024年23期 69-7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 文化基因识别与文创转化应用研究——以夏商文化基因为例

    吴艨;杨彬;

    <正>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华传统文化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同质化”危机。这一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对传统文化体系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和全面。如何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使其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同时找到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促进文化创新的发展路径,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024年23期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4K]
  • 蒙古族马鞍具造型在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刘志威;武建林;

    <正>马鞍具不仅是游牧民族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生活用具,也是游牧文化、草原文化的缩影和实质载体之一。其在造型、色彩、材料、装饰等方面有独特的个性,在内涵上还蕴含着游牧民族极具地域特色的审美情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市场的不断壮大,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创新层出不穷,品种日益丰富,但质量良莠不齐。本文以蒙古族马鞍具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文献研究、案例调研等方法,深度挖掘蒙古族马鞍具的造型特色及文化内涵,探索如何将蒙古族马鞍具造型运用于旅游产品设计当中,以达到设计出适合市场的文旅产品,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目的。

    2024年23期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9K]

非常_观察

  •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古建筑修缮与保护中的应用

    马晶鑫;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日益凸显其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文物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各地加大普查力度和资金投入,持续推进古建筑修缮保护,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整体情况来看仍存在缺乏先进性等问题。鉴于此,本文就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古建筑修缮与保护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并对相关理念做法及策略进行阐述,旨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成本控制,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完善古建筑保护利用措施,并为相关项目提供参考。

    2024年23期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8K]
  • 新中式家具珐琅拉手设计研究

    钱亚琴;戴向东;

    <正>传统珐琅家具是我国的艺术国粹,但由于家具上的珐琅饰件造型较大、复杂,因此制作成本较高,以致珐琅家具价格不菲。研究开发现代珐琅拉手,利用小巧精致的珐琅拉手装饰新中式家具,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现代珐琅家具的成本,让珐琅家具走进普通百姓之家;且可开发出一种新风格的珐琅家具——新中式珐琅拉手家具。为传统珐琅艺术的传承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开辟了新途径。

    2024年23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0K]
  • 新时代居住空间室内精装修设计应用研究

    余德生;

    <正>本文尝试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探讨现代社会精装修的设计应用。首先介绍了居住空间精装修的概念和设计特点。接着讨论了新时代室内空间中精装修设计的原则,包括功能性与审美性、环保性与功能性、文化性与地域性、经济性与特色性。然后通过项目案例剖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室内精装修设计方法。最后,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下居住空间精装修设计的建议,包括设计思维、技巧和手段等。旨在通过这些研究和建议丰富新时代精装修实践设计的应用理论,为室内建筑装饰设计的活力发展提供参考。

    2024年23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2K]
  • 海外中国园林景观价值认知视角下宁波优秀传统园林文化利用研究

    练则可;

    <正>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古典园林,其跨文化传播和价值认知愈发受到重视。宁波优秀传统园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海外持续引发关注。基于此,本文从海外中国园林景观价值认知的视角切入,对宁波优秀传统园林文化利用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宁波优秀传统园林文化的内涵,包括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鲜明的地域特色。其次,分析了目前宁波优秀传统园林文化利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如利用形式单一、传播手段落后、保护意识薄弱等。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包括创新利用形式、拓宽传播渠道、加强保护力度、促进多方合作等,以期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宁波优秀传统园林文化,提升其海外价值认知度,助力宁波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2024年23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9K]

专题_聚焦

  • 新时代少儿舞蹈创编的特点与选材分析

    朱琳;

    <正>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动态艺术。少儿舞蹈创编人员需要在利用舞蹈创编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的基础上,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生活实际,创编出青少年和观众喜闻乐见的律动、歌舞表演、舞蹈作品等。新时代对少儿舞蹈艺术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给出了新方向。为了推动少儿舞蹈艺术成果的繁荣,促进少儿舞蹈艺术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本文将立足新时代,首先分析少儿舞蹈创编的特点,然后从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自信与传播、文化与自然相存在、文化与生态相融合几个方面分析少儿舞蹈创编的选材,最后提出少儿舞蹈创编的策略,即明确创编导向、丰富创编形式、注重反思评价,以期为相关少儿舞蹈创编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借鉴参考。

    2024年23期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 艺术核心素养下非遗舞蹈文化在高校舞蹈中的探索

    江慧怡;

    <正>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深深影响高校舞蹈教育体系,更加看重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创新能力、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提升的教育目标,通过非遗舞蹈文化的融入,有助于扩宽舞蹈课程深度,且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本文在艺术核心素养理念下,对非遗舞蹈文化在高校舞蹈课堂中的实践路径进行了分析。

    2024年23期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 当代社会现象对舞蹈编创题材选择的影响

    谷雪;

    <正>在当代社会,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既能传递情感和文化,又能展现当前的社会现象,是映射时代的镜子。随着社会现象的纷繁复杂与多元化发展,舞蹈的编创题材选择越来越多样化,在当代社会的影响下,舞蹈创作者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因此,舞蹈编创题材的选择,更多是对当前社会现象的呈现,不仅具有时代特色,还蕴含着深入的艺术文化。

    2024年23期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1K]
  • 高校民族舞剧《梦想花开》的创作路径与思考

    张倩云;

    <正>舞剧《梦想花开》是云南民族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议精神,按照“世界眼光、中国水准、民族元素、人民喜欢、市场认可”的理念排演的精品舞剧,曾获得“昆明市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立项。该剧分为梦想、倾心、古歌、婆娑、欢歌、狂舞、花开七个篇章,讲述了云在彩云之南,收集精美服饰的奇遇故事。

    2024年23期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9K]

品鉴_物志

  • 从沉浸式到行浸式:跨学科展览模式的策划探索

    单慧珺;

    <正>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展览界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一种动态的、带有互动性、科技感的沉浸式体验正与传统的静态展示发生交融。这种变化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也让展览的策划者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展览的叙事。然而,随着科技的极速发展,沉浸式的体验已经进阶到了行浸式的体验,行浸式演艺、行浸式空间剧等在各行业风生水起,并开拓着属于自己的赛道。而展览界也开始探索行浸式展览发展的新模式,本文旨在探讨数字化时代下,行浸式展览的策划如何从传统展览、沉浸式展览以及其他艺术形式中吸取营养,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展览模式。

    2024年23期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 新媒体视域下“横屏”与“竖屏”构图在群众艺术馆视频传播中的应用分析

    唐文佳;

    <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传播已经成为群众艺术馆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新媒体视域下,视频构图的选择——尤其是“横屏”与“竖屏”两种构图方式,对视频的传播效果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旨在探讨这两种构图方式在新媒体视域下的特性与优势,结合群众艺术馆视频传播的特殊需求,探讨两种构图方式在视频制作与传播中的具体应用策略。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为群众艺术馆在新媒体环境下优化视频传播效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024年23期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2K]
  • 文化馆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措施分析

    王红宇;

    <正>中华民族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孕育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铸就了中国人强大的文化自信、历史自信、民族自信。文化兴,民族兴,文化强,国家强。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基,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全体人民的精神家园。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传承和保护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文化馆需发挥好自身在传播地方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地方文化繁荣发展。

    2024年23期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0K]
  • 境外引进展览策划与实施质量提升思考——以“盛世爱情:意大利庞贝精品文物大展”为例

    黄海滨;

    <正>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观众进入博物馆参观的需求越来越大,博物馆的建设数量也逐年增加。临时展览因其展期短、策展灵活、形式设计新颖等特点为博物馆的运营发展注入活力,持续举办临时展览成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观众对博物馆的展览提出新的要求,在展览策划与实施上主要从内容设计、形式设计、施工布展和运营维护几方面进行质量提升。

    2024年23期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8K]

品鉴_笔墨

  • 书法艺术的意境美分析

    郭庆利;

    <正>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意境美深邃而独特。它超越了文字本身,通过线条的流畅、结构的精妙与布局的和谐,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境界。书法意境美融合了绘画的色彩、诗歌的意蕴与音乐的旋律,让观者在墨香与纸韵间感受到心灵的触动与自由。它不仅是技法的展现,更是情感的流露与哲思的传递,引领人们走进一个宁静致远、物我两忘的艺术天地。书法艺术意境美的探究,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中华文化精神的深刻领悟与传承。

    2024年23期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3K]

品鉴_丹青

  • 人工智能(AI)在绘画艺术创作中的介入模式与应用探讨

    许颖;

    <正>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AI)技术在中职艺术设计类绘画专业教学中的介入实践及其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中职绘画专业教学现状,接着阐述了人工智能(AI)介入中职绘画专业教学的意义,然后分析了人工智能(AI)介入中职绘画专业教学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进而介绍了人工智能(AI)在绘画艺术创作中的介入模式,并列举了相关案例加以说明,最后探讨了人工智能(AI)介入中职绘画专业教学中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期望通过此研究,能为中职绘画专业的教育现代化转型提供参考。

    2024年23期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 从传统到现代:插图绘本艺术风格的演变

    陈滨;

    <正>绘本是一种文字与图像的有机融合,也是美术与文艺的融合。绘本是以图画的形式叙述,而文字则是对图画的补充。通过图画说故事,使高雅的书画艺术向广大群众展示。绘本插图已成为艺术作品供人欣赏,好的绘本里的每张插图都是一幅经典之作。近年来,绘本越来越受欢迎,绘本精美的图案,简洁的文字,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绘本运用画面来讲述故事,不仅能让人们获得一种视觉上的愉悦,而且还能加强绘本的代表性与象征意义。通过插图讲故事的方式,将绘画艺术展现给大众,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儿童能够享受到优雅的绘画艺术,让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受到美术的影响。很多绘本都是很有代表性的,能激起人的想象力。可以说,任何一部好的绘本都是值得珍藏的。

    2024年23期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 应用型高校插画设计改革的思考

    刘艺;

    <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深入发展,插画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质量和教学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应用型高校插画设计课程的改革方向,首先从插画设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出发,其次通过分析当前插画设计教学现状,结合行业需求和学生特点,提出了插画设计课程改革的措施,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改革的有效性,以期提升插画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插画设计人才。

    2024年23期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 缺失即出路:从数码版画无限复数性谈起

    邓恬霖;

    <正>数码版画是一门出现于20世纪下旬的新兴版种,指使用数字软件编辑处理图像后微喷打印的版画作品。无限复数性则是数码版画作品的特有属性,意为借由计算机与打印技术几乎可达致无限的高质快捷复数印刷能力。多数批评者定义该属性是为一种缺失,即不具备劳动痕迹的外化,但笔者却认为其符合时代发展,不仅能够弥补传统手工版画复数性的缺憾,同时在艺术市场、色彩呈现等方面具有重大潜力。借由对数码版画无限复数性的分析,笔者亦尝试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案例,探寻该版种未来发展之路。

    2024年23期 142-14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9K]

品鉴_媒介

  • 皮影动画中的视觉叙事——《张飞审瓜》镜头语言与经典构图分析

    陈达;

    <正>本文深入探讨皮影动画作为视觉叙事媒介的创新运用,特别关注其如何借鉴传统影戏的镜头语言和经典构图原则。通过对《张飞审瓜》中典型镜头的详尽分析,揭示特写镜头的过渡等手法如何丰富影片的叙事表现。此外,本文还对影片的空间布局和美学构图进行了深入剖析,探讨了其通过留白和构图方式增强观众参与感和想象力的效果。这些研究不仅加深了对皮影动画艺术性的理解,也为未来类似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2024年23期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0K]
  • 社会、技术与文化——中国当代摄影的情境构建

    冯铉淇;

    <正>本文主要讨论了摄影情境构建对于摄影艺术创作的必要性。在摄影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对于情境的设计是摄影艺术语言表达的骨架,通过对艺术家作品中的情境构建研究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艺术作品及其创作意图与语言表达。本文通过从社会变革、科技发展、文化传承三个角度针对摄影情境的设计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学习,有效地借鉴了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的情境构建经验和方式方法。从解码角度将摄影艺术的结果——照片进行解读,重新深入探讨照片是被编码的情境及情境在影像艺术中如何构建。

    2024年23期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6K]
  • 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传媒领域的应用研究

    王艺璇;史歆逸;

    <正>影视传媒作为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受到技术革新的深刻影响。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给影视传媒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剧本创作到影片上映,AI的介入正在重塑整个制作和传播流程。在剧本创作中,AI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生成模型,为创作者提供了新的创作工具;在视觉效果方面,深度学习技术使得特效制作更加逼真;在观众互动和推荐系统中,AI通过精准的算法提升了个性化服务的质量。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相应的挑战和问题。例如,AI生成内容的问题、虚假信息的风险,以及技术对传统从业者的冲击等。这些问题不仅涉及技术层面,还涉及伦理、法律和社会层面。基于此,本文重点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传媒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

    2024年23期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0K]
  • 面向数字时代的影视分镜头画面设计课程更新研究

    赵大千;

    <正>本研究旨在探索数字时代下影视分镜头画面设计课程的更新与优化。本文通过分析数字技术对影视分镜头设计的影响,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探讨了数字绘图软件、三维建模、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等新兴技术在分镜头设计中的应用。提出适应数字时代的分镜头设计流程与方法,重点介绍视觉语言与叙事技巧的创新应用。最后,构建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探讨教学案例与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旨在为影视教育提供更新的教学方法和理论支持,促进数字时代影视分镜头设计的创新发展。

    2024年23期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品鉴_音韵

  • 音乐民族志中的记谱实践——以德昌傈僳族婚礼中的葫芦笙音乐为例

    陈思桥;

    <正>德昌傈僳族的婚礼仪式中,葫芦笙音乐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细致的田野调查和记谱实践,对德昌傈僳族婚礼葫芦笙音乐进行系统研究,旨在揭示其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研究表明,葫芦笙音乐在婚礼仪式中的固定框架和重复演奏增强了仪式的庄重感和神圣性,同时体现了傈僳族的文化情感和社会功能。通过对歌舞音乐和独奏音乐的记谱,本文展示了葫芦笙音乐的旋律结构、动态变化和细节特点,并结合图示化记谱方法进行分析。记谱不仅有助于系统地记录和分析音乐素材,促进音乐教育和研究,还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记谱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记录的准确性和符号系统的通用性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2024年23期 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9K]
  • 高校“非遗”音乐资源数字化探讨

    青云上;应姿;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但现代化进程导致“非遗”传承困境。音乐是“非遗”的关键部分,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占重要地位。学界越发关注如何在教学中传承保护“非遗”音乐,同时数字化时代下,信息技术为其保护和传承提供新可能。

    2024年23期 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 数字音乐平台对流行歌曲演唱发展的影响

    段潇然;

    <正>本文探讨了中国数字音乐平台对流行歌曲演唱发展的深远影响。从平台的定义与分类出发,分析了中国数字音乐平台的发展历程,包括盗版到正版化的转变、主要平台的兴起及市场占有率。数字音乐平台不仅改变了流行歌曲的传播方式,还通过数据分析和推荐算法对演唱风格产生了深刻影响,促使歌手根据听众喜好调整创作。通过具体案例,本文揭示了平台对演唱者、歌曲传播和受众反馈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推动中国数字音乐平台发展的建议,包括支持原创音乐、优化用户体验、加强版权保护等,以期促进流行歌曲演唱的持续创新和多样化发展。

    2024年23期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5K]
  • 现代声乐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中的作用分析

    徐瑶勤;

    <正>声乐教学法涵盖了丰富的知识体系、技能训练和实践经验,它形成了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通过小班授课的方式,针对学生的歌唱水平,提供更为深入的声乐理论与技巧教育。将声乐训练视为一种可操作的、系统的、综合的教学手段,可以显著提升声乐表演的质量,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音乐,并能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2024年23期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社区_争鸣

  • 非遗视域下昆曲传承路径与教育传播探讨

    张淑萍;胡思琪;

    <正>昆曲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也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过兴盛,遭遇过衰落。今时今日,昆曲正处于一种较好的稳步发展阶段。戏曲艺术属于舞台表演,培养专业人才和优秀观众群体是一场精彩演出诞生的前提,本文主要对昆曲的发展传承现状、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教育传播方向进行分析。

    2024年23期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4K]
  • 苗族弹琴在高校本土化教育中的价值及融合策略研究

    舒芳;

    <正>苗族弹琴,是一种广西隆林德峨等地区的传统弹拨乐器,其乐器蕴含着苗族人民独特的音乐文化与地域特色。对于高校的教育实践而言,院校可以充分应用这种民族音乐来丰富教育内容。然而,高校的师资建设、课程开发、学生兴趣及认知鸿沟等融合难点尚且存在。对此,高校在本土化教育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构建联合培养机制、设计综合性课程、筹办校园苗族活动等形式来克服融合难点,充分发挥苗族弹琴与高校教育的协同效应,以此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苗族音乐文化。

    2024年23期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 声乐人才美育培养的改革与实践探索——以东莞城市学院音乐剧实验班为例

    关丽颖;

    <正>美育培养与专业培养是人才培养体系中两个重要但性质不同的组成部分。它们各自强调的焦点不同,但在现代教育理念中,二者之间的融合和互补被认为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强化美育教育是时代的呼唤。美育不仅是公共艺术教育,也是艺术专业教育本身。高校声乐专业人才美育培养,是未来基础美育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时代要求。

    2024年23期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0K]
  • 班级合唱发展现状对高校合唱指挥人才培养的启发

    叶艺虹;

    <正>本文从中小学校的班级合唱发展出发,分析班级合唱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同时引发对于高校合唱指挥人才培养的相关思考,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教学优化建议,从而顺应合唱艺术普及化的发展需求,提高合唱指挥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

    2024年23期 18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 高校美育视角下优良家风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研究

    程倩;

    <正>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习惯、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它对家庭成员的行为模式、性格形成以及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不仅对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对于高校的教育活动而言,优良家风的渗透与传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并且在高校内实现家风美育。从这一角度来看,高校优良家风资源的挖掘可以从个人品德、和谐家风、处世人文、实践致用和家国同构五个美学视角出发,以美增知,以美怡情,以美践行,从而在高校的教育活动中渗透家风文化,促使学生成为更加全面发展的个体。

    2024年23期 19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 钢琴演奏中节奏及力度的训练技巧研究

    肖光沅;

    <正>在“五育并举”的教育新思想下,音乐作为美育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课程,在艺术教学中的地位越发突出。钢琴演奏音乐教学作为主要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演奏技能、艺术素养和审美素养的重任。以节奏训练和力度训练为切入,分析高校钢琴演奏教学现状并提出解决策略,具有一定的迫切性。同时,在提升高校钢琴演奏教学效率和有效的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2024年23期 19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 征稿函

    <正>《艺术品鉴》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陕西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中国第一本面向社会精英阶层的艺术类、文艺人文类、艺术品类大型文化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406,国内统一刊号:CN61-1485/J,邮发代码:52-215。特别说明:1.可刊登彩版作品(画作、音乐、文物、名人简介、作品选登)2.封面、封底、封三均可刊登作品以及广告宣传。3.板块:独家|策划、聚集|甄选、人物|大师、大家|深度、大家|视点、博览|传承、博览|艺苑、博览|艺论、非常|观察、非常|业界、专题|鉴赏、专题|品评、专题|聚焦、品鉴|物志、品鉴|笔墨、品鉴|丹青、品鉴|媒介、品鉴|音韵、社区|争鸣等。4.收稿范围:文艺、文物、博物馆、美术、音乐、舞蹈、工艺品、书画作品。

    2024年23期 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 《惠斯勒的母亲》

    詹姆斯·阿伯特·麦克尼尔·惠斯勒;

    <正>~~

    2024年23期 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6K]
  • 下载本期数据